南安市龙泉中学劳动实践活动

战鹰

<p class="ql-block">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从刀耕火种到智能运作,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从夏商文化到信息时代,一项项的文明成果无不在向人们昭示着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改变世界的理念。鲁迅先生说:“伟大的成绩与辛勤的劳动总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幸福就越多。”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劳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帮助时代进步的阶梯。劳动不仅仅是出力流汗的体力劳动,更包括善于思考的脑力劳动。正是有了对原始交通工具太慢的思考,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才出现了最早的火车。劳动与知识的结合已如榫卯般紧扣,人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力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内涵被前所未有的拓展。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珍惜生活,这就是劳动实践教育的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3月21日,南安市龙泉中学初一年级的师生来到蓝溪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劳动体验,为这场劳动实践活动添上浓重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参与种植劳动过程一一插秧</p> <p class="ql-block">“溪南与溪北,啸歌插新秧。”水田里,十几个人站成一排,低头躬身,左手捏着秧苗,右手像插针一样将秧苗插进水田里。插秧不能斜插,才能保证苗不会东倒西歪。正确的插法是插“三抓秧”,即拇指、食指和中指插秧。插完一排秧苗就要往后倒退着走,一排一列都要对齐。“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p> <p class="ql-block">亲历参与种植劳动过程一一移栽</p> <p class="ql-block">体验移栽菜苗,先分工,有的负责移苗,有的负责松土,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栽苗,有的负责填土,有的负责浇水……人人各司其职,做事才能有条不紊。一株菜苗的成活需要多道工序,等蔬菜长成端上餐桌更需要费时耗力。“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让同学去体验食蔬的生产过程,深入实践,他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生活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田间趣味活动--捉泥鳅</p> <p class="ql-block">青韭鲜蔬三月天,一溪春色笼翠烟。捋袖挽裤入水田,躬身俯头泥溅脸。满怀童趣捉泥鳅,泥鳅身躯滑溜溜。捧着还从掌中逃,抓住又自指间溜。语笑喧阗响山沟,泥桶相望问谁多?</p> <p class="ql-block">培养户外生存能力一一野炊</p> <p class="ql-block">其实烹饪一直都是生活的重头戏,一日三餐,谁人可缺?古人早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感叹。所以,学习烹饪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达则可为国宴厨师,穷则可为自己解决一日三餐之饥馁。洗、涮、切、剁等一系列操作,也是很考验人的基本功。生火、烧水、烹油、炒菜、焖饭这一系列环节就是意志和耐力现场比拼的活色生香的展现。难怪老子会在《道德经》里感慨“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老子也是一位烹饪达人呐。“且将新火试新膳”,在教官的指导和帮助下,同学们最终完成了午餐的烹饪任务。吃着自己亲手煮的饭菜,每个人都吃得很香甜,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走出课堂,走进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成了鲜活的教材,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劳动实践,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孩子在基地脚踏土地,亲身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在实践中去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劳动是辛勤者的勋章,是建造历史的砖瓦,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光荣与艰辛,培养了孩子们自食其力的劳动理念,弘扬劳动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