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蝎子

淡淡的笑

<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儿时的回忆,有些东西是怎么也抹不去的。逮蝎子就是一种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蝎子属蛛形纲,具有瘦长的身体,弯曲的尾巴,外形好似茄子,它又名八爪虫,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山虾。因其具有毒性,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世人常把它作为药引子对待,更有喜好者在餐桌上食之。</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地处伏牛山尾巴处,属于山脉与丘陵交界点。蝎子喜欢湿润与干燥之间的环境,常在石头与墙缝之间潜伏。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电子产品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并不富裕的村人常在晚上之余,在沟壑与岩墙之间徘徊。一是天热睡不着觉,其次为了多逮几只蝎子卖几元钱接济家庭生活。当时只有七八岁的我逮蝎子的目的也很明确:为了多卖几块钱,买点自己能用的本和笔。</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单独晚上行动的。我是大哥忠实的跟班,他晚上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村子西边那道河沟两侧都是我们的活动场地。跟班大多都是提工具干粗活的,手里小心翼翼提着用过的油漆筒,油漆筒是专门用来装蝎子的。在我眼里逮蝎子的都是专业人,他们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拿镊子。手电筒是普通的,发出的光淡黄淡黄的;镊子却是特制的,用两根筷子和几根皮筋把它们搭配起来,还不能捆死,不然不灵活,用起来容易夹空。看见蝎子的时候要眼疾手快,发力要均实,不然狡猾的蝎子会用力的挣扎,别看个小,实际力气却很大,稍不小心就溜之大吉。逮蝎子的人眼力还要好,蝎子喜欢晚上出来兜圈,特别是无风的晚上,有时是几只一起,有时是独只趴窝;它们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第一眼看到时,必须出手,不然它们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跑到石缝中或逃回洞里。跟班的也要有眼力劲,在后面看到逮到蝎子,这边要急快的踮着脚尖,拧开瓶盖,顺势递上油漆筒,让镊子钻进筒里,轻轻一松,蝎子就进了油漆筒里。</p><p class="ql-block">运气好的,一个晚上逮个二三十只蝎子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更多;运气不好,一个晚上只能逮个几只蝎子。夏天的晚上,野外的你什么都有可能遇到,比如在地头溜达的刺猬,田地里来回窜的田鼠,河边“呱呱”叫的青蛙,还有睡不着“咕咕”叫的猫头鹰;晚上在前面走的人没感觉,提着蝎子筒的人后背凉凉的,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有时庄稼地里传来“沙沙”的声音,你分辨不出来是庄稼成长的声音还是地里蛇爬行的声音;有时你拿手电筒在墙上的洞里照来照去时,常见的是壁虎,它们总爱在你面前跑来跑去,还有蜈蚣、蜘蛛类的虫子在你眼前晃悠;趴在墙缝里的几只土鳖,又叫“老婆虫”也是一种地道的中药材,可以顺手牵羊的逮了去,甚至还有趴在洞口的草蛇正吐着芯子向你“呲呲”摇头。黑漆漆的晚上对于我来说感觉有点瘆人,但是回家的途中看着满罐的蝎子,心里却又是爽爽的。</p><p class="ql-block">每年逮蝎子的季节可以从5月到10月,这个时间也刚好是农村学生放麦假和暑假的时候,忙的时候可以帮家里割麦子,闲的时候晚上就是逮蝎子,几个月下来,能赚个几十块钱,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p><p class="ql-block">反正,那个时光是充满快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