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1322]——小巷深处,大国总理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淮安周恩来故居</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座民居中,并在这里度过了12个春秋。今年3月5日,我来到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这座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三进院苏北民居,缅怀周恩来平凡而伟大的一生。<div><br></div> 周家的所在地驸马巷,因朱元璋的驸马曾住此地而得名。驸马巷南北长200余米,当时两边都是明清时期典型苏北民居大院。文渠,是贯通淮安三城(旧城、夹城、新城)的一条河流。明景泰年间,淮安引运河水“疏通行舟”,“为民间食用所赖,文风所系”,淮郡人文蔚起,士气民风,蒸蒸日上,故士宦民众称之为“文渠”。驸马巷傍文渠而南北延伸,文渠正好蜿蜒流经周恩来的家门口,所以,文渠又被称为总理的“故乡河”。<div><br></div> 文渠与驸马巷一样,是周恩来故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童年周恩来常常跨出宅院的大门,和小伙伴们相邀戏水,在文渠岸畔撒下欢乐的笑声。1960年,周恩来在接见淮安县委领导刘秉衡时说:“文渠没有堵塞吧?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那里划船打水仗,大人们怕出事把小船都锁起来,我们就悄悄地把锁拨开,划船远游,吓得家长们敲起大锣满街满巷呼喊寻找……”<div><br></div> 周家的主堂屋坐落于庭院中央,周恩来就出生在东边这间屋子里。时值晚清乱世,社会动荡,望子成龙的周家人根据《山海经》中“见则天下安宁”的神鸟典故,为其取乳名“大鸾”。在这座占地近两千平方米的木结构宅院中,处处可见童年周恩来生活的印记:周恩来曾使用过的小书桌、劳作过的菜园、种植的两棵榆树、打水的水井……<div><br></div> 讲解员道:“说起周恩来的童年,离不开对他性格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位母亲。”周恩来的生母万氏性格爽朗,精明果断,母亲操持家务和待人接物的能力给幼年周恩来留下深刻印象。嗣母陈氏则知书达理,从周恩来三四岁起便教他认字读书、讲述《岳飞传》《淮阴侯列传》等故事,成为他的启蒙老师。善良淳朴的乳母蒋江氏,不仅教会幼年周恩来许多农家知识,还使周恩来在幼年便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div><br></div> 周恩来曾说:“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但鲜有人知的是,周恩来自12岁离开淮安北上求学后,再也没能回过故乡,可深埋心底的那份桑梓情却66年从未消退。1958年,他在北京接见时任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曾说:“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有一回梦见自己在文渠划船。”“真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的朋友,爬爬镇淮楼、放放风筝……”<div><br></div> 据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回忆,每次座机起飞前,凡是看到途经淮安上空的,周恩来便常感叹:“如果天气好能让我看看故乡就好了。”1959年1月,周恩来两次从广州返回北京,当座机快飞临淮安上空时,他不顾飞行的颠簸,走向驾驶舱并请机长降低高度。隔着舷窗俯瞰故土,周恩来找到了幼年记忆中的文通塔、大运河、南门大街……这也是他一生中自12岁离开淮安后,距离故乡最近的一次。<div><br></div> “周恩来一生都十分重视家风家规建设,他不仅为亲属定下10条家规,还经常组织家庭会议,强调亲属不谋私利、不搞特殊。”<br><div><br></div> 故居内“周恩来家世家风图片展”显示,1956年,周恩来鼓励侄孙女周国盛去纺织厂当工人,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1年,他动员参军的侄子周秉钧“到战斗部队去”;1965年,周恩来支持侄女周秉宜报考染织设计系,将来直接为工农兵服务;1968年,他又鼓励不足17岁的侄女周秉建、侄子周秉和到内蒙古和延安插队,服务基层发展……<div><br></div> 对于故居,周恩来曾“约法三章”:不要让人去参观;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房子坏了不准维修。直到周恩来逝世两年后(1978年)开始按原样筹建修复,1979年3月5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故居匾额为邓小平题写。<div><br></div> 进入故居后院,一棵雪松,一丛翠竹,一株腊梅,顿感绿意青葱。多年革命生涯,周恩来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斯人已逝,丰碑永存。(谢谢浏览)<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