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汇报交流 砥砺前行

牛红利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年光阴倏忽已逝。承载着教体局名师工作坊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工作室全体成员不忘初心的梦想,在教体局和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牛红利名师工作坊”在这一年里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对这一年的工作做如下汇报:</p> <p class="ql-block">  一、自建情况,“雏形”初备 </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工作室每个人的特长,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凝神聚力,群策群力,让工作室从一开始只有一块“金灿灿”、“沉甸甸”的教体局颁发的“牛红利名师工作坊”的牌子,到后来有了我们的工作场所、室名、室徽、网站、制度、规划、成员简介信息等。</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雏形”虽已有,但如何让它羽翼丰满并最终能展翅高飞?这又成了摆在全体成员面前的又一大棘手问题。经过全体成员的反复研讨、集思广益,工作室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工作室每学年的工作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的孵化地,让初具“雏形”的工作室“羽翼”逐渐丰满起来。 </p> <p class="ql-block">二、培养任务,“羽翼”渐丰</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为了全面提高工作室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名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工作室还展开了如下教学和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1、辐射引领</p><p class="ql-block">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工作室推行了“青蓝工程”建设,具体就是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室内成员为基本队伍,加强导师和指导老师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加快室内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p><p class="ql-block"> 作为工作室的“领头羊”牛红利导师率先讲授了示范课,并于课后予以说课,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参加省、市、县各种教学比赛时应注意的事项等,把传、帮、带的“青蓝工程”落实到实处。我工作室的青年教师王英荣获2022年子洲县“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辅导老师贺延河荣获2022年陕西省“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省教学能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县教学能手</p> <p class="ql-block"> 2、课堂引领</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立足课堂,积极贯彻落实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教学,探索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优化实施,引领成员不断丰富教学风格,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工作室坚持聚焦教学课堂,打造精品课程,推行了“人人公开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议课环节来不断提升成员教学水平,并通过互评等心得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并能让每位教师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取课堂,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3、科研促教</p><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催化剂。所以,工作室在上半年还推行了“以科研促教学”的活动。重点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发挥集体的力量,让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到每一位成员的实际工作中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由我们职教文化课工作室和专业课工作室联合申请的省级规划课题《中职学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顺利立项;由牛红利、王英、高芳的三个市级课题《运用名著阅读提升中学生语文写作素养》、《中学政治课堂教学高效性实践研究》、《提高中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而加秀华老师的县级课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也顺利立项。</p> <p class="ql-block"> 4、以赛强教</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还积极鼓励和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大赛,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与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牛红利老师的微课程《析诗词表达技巧 提语文核心素养》在2022年陕西省中职微课程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贺延河和王英老师的微课程《透视经济现象》在2022年陕西省中职微课程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王英老师的国家论文《中学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荣获一等奖;王文博老师的作品《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二等奖;教育随笔《扎根三旬》在《子洲教育》2022年第2期发表;原创散曲【正宫•醉太平 苔花】在《大理河》2022年第3期发表;在2022年全县中小学影评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p> <p class="ql-block">  三、再启新程 ,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一路走来,回眸工作室的运行历程,我们全体工作室成员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因为在逝去的日子里,我们不但在名师工作室的这片沃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还在这里收获着成功,更收获着成长。固然,这些成绩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为过去,但我和工作室的成员们会再次出发。我相信,只要我和我的工作室成员们勤奋再勤奋一些,努力再努力一些,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我们都会取得可喜成绩,收获不同的成长,为我县教育锦上添花。</p>

工作室

教学

名师

成员

全体成员

荣获

教育

课堂

教师

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