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分已至,均分朝暮;人随春好,春与人宜。伴随着春分的到来,我园也在2023年3月21日下午,迎来了海南省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北师大专家入园指导。</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班级区域材料的投放与制作开展。区域材料是对集体教学的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比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通过班级教师对数学区域教具进行介绍展示、专家进班实际指导,老师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等。</p> 思路介绍 分班展示 <p class="ql-block">小二班:本班幼儿对卡通动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现阶段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教具的制作多数都是以卡通动物和游戏设计,教具的摆放从具体形象过渡到平面的教具,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摆放。联系生活,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p> <p class="ql-block">中一班:本学期班级围绕中班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发展总目标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教具涵盖了集合、模式、数、量、行、时、空等概念。投放的材料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同一核心目标的内容会投放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操作材料,来满足幼儿的不同操作需求。</p> <p class="ql-block">大二班:结合现阶段班大班数学教学进度及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增进新学期的教学目标,逐层递进过渡。通过创设依据、材料投放的难易程度、难度层次和递进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区域材料的介绍。</p> 进班观摩 不断优化 <p class="ql-block"> 在进班的观摩活动中,小中大班级的老师们分别根据三个不同年龄特点和幼儿本学期数学学习目标及近期教学进度,制作有趣、可操作性的材料,并从幼儿兴趣、学习特点、核心经验、目标、材料、玩法及指导策略等几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讲解,并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示。在交流中,高老师针对三个班级的材料介绍作了指导,对数学区材料的投放及指导进行了深入、质朴又详尽的讲解。基于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游戏材料选择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兴趣、需要、活动目标;材料的投放要注意科学性、操作性,尽量做到难易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大家在分享与交流中互促互学。</p> <p class="ql-block"> 蒙氏教室里数学无处不在,是用数学把所有的教具穿起来,例如:大小形状就感官区,时间、空间就在科学区,要考虑把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相互结合,思考投放的适宜性,注重自制教具的精美性,精美的东西给孩子美的熏陶,更是对孩子生活态度的培养。</p> 集体交流 研讨提炼 <p class="ql-block"> 针对观摩班级情况和老师们的疑惑,高园长建议:</p><p class="ql-block">1.班级老师思考班级具体情况,依据教学大纲、参考资料、幼儿实际经验,投放适宜孩子操作的材料,可提供量表,对幼儿进行能力测查,了解其实际发展水平。</p><p class="ql-block">2.区域材料跟集体教学是互补的关系,创造孩子自发的学习,透过教具传递教育目的。</p><p class="ql-block">3.关注幼儿使用情况和怎样操作使用的,再进行调整。</p><p class="ql-block">4.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较多,数学区域中高结构材料较多,思考可以怎样进行相互的结合。</p><p class="ql-block">5.区域材料要结实耐用,吸引孩子,精美精致;集体活动的教具可以就地取材,接近生活,这样孩子可以更好聚焦数学概念。</p> <p class="ql-block"> 区域材料的投放是为了优化教育目标,需要吸引幼儿,易操作,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所以在设计教具的依据上,我们应该在巩固和理解已学的数学核心内容基础上,根据教学进度,再适当加入教师的经验,由浅入深,将区域与生活结合,循序渐进的投放。教师基于对孩子的经验与观察,更科学的提供教具,发挥教具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找出教具(使用频率高低)的共性,归纳总结,验证,找出解决办法,不断优化教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