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1日一大早,我们来到莒县第五实验小学参加山东省教科院赴莒县“乡村振兴 送教助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莒县第五实验小学的荆兆君老师执教的《大钟和小钟》。荆老师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拍节奏——加入声音——加入旋律——加入乐器——加入歌词,通过反复的分组练习,最后完美的演绎了“大钟小钟一起唱”。创编环节通过让孩子们读一读自己创编的节奏,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词,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音的长短,更重要的是体验了创编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济南市章丘区东城实验小学 的韩晓路老师执教的《法国号》。韩老师通过课前热身的小环节对孩子们有了大概的了解,形象的运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3/4拍的强弱规律,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虽然整节课就只有一张PPT ,但是在他幽默风趣的引导下,歌曲唱得很扎实,情绪处理得也很到位。最后循序渐进的加入动作,和孩子们优雅的边跳边唱,看得出孩子们很享受这样的音乐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 的李昕蔚老师执教的《北京喜讯到边寨》。李老师运用“整体欣赏——分段欣赏——完整表现”的方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将乐曲分为“引子——喜讯——跳舞——奔马——歌唱——小伙——喜讯”7个部分,在</span>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和音乐的起伏,通过声势动作表现乐曲的情绪变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省教研员李东老师组织现场音乐老师对以上三节课进行答疑解惑。李东老师和蔼可亲,知识渊博,他强调我们音乐老师备课的第一步是备自己,自己怎样听,要听进去,听得烂熟于心,音乐要先打动自己 才能打动学生。他还强调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尤其要关注音色的变化,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这为我们今后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音乐课不能脱离音乐本身,课堂环节要围绕音乐各个要素去设计。我认为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要创造性的去设计环节,以生为本,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取得更好的效果。今后希望能参加更多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有所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