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献给现在”,备课正当时— —记宁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数学组

彭亚男

<p class="ql-block">  加缪曾说过:“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诚然,在最后一刻到来以前,乾坤未定,谁都有扭转未来的可能,我们要做的只是把握好现在,一刻不停地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此我们高三数学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时间:2023年3月21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地点:高三数学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集备内容:平面向量的复习专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主讲老师:马昌芬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主评老师:赵亮茹老师</p> <p class="ql-block">  马昌芬组长根据对高考试题分析的解读,对《向量复习专题》进行分析得出:向量思想方法和平面向量问题是新考试大纲考查的重要部分,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题型多为选择或填空题,向量作为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问题解决中处处闪光。最近几年的考试中向量均出现在解析几何题中,在解析几何的框架中考查向量的概念和方法、考查向量的运算性质、考查向量几何意义的应用,并直接与距离问题、角度问题、轨迹问题等相联系。</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并对真题进行分类汇编:其一是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理解和运用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如2004年浙江省卷第14题,2004年全国高考Ⅰ理科第3题,2004年全国高考Ⅱ理科第14题,2004年湖北高考理科解答题中的第19题。</p><p class="ql-block"> 其二考查向量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如2004年全国高考Ⅱ理科第9题,2004年广东高考第1题,2004年上海高考文科第6题等</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和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考查向量与学科知识间综合运用能力,如在2002年全国新课程卷上出现了与数列相结合的题目,2004年福建高考第17题(与三角函数结合),2004年全国卷Ⅱ理第21题(与解析几何结合)等</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家的探讨总结 ,最终归纳平面向量的复习分为三个层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次:复习好向量本身的内容,包括平面向量的主要概念,主要运算:和、差、数乘、内积的运算法则,定律,几何意义及应用 </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次:平面向量本身的综合,特别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性运算,基本定理以及内积的应用 </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次:平面向量与其它 知识的结合 </p><p class="ql-block">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1)用向量处理平行、垂直关系</p><p class="ql-block">(2)用向量处理夹角问题</p><p class="ql-block">(3)用向量处理平移问题</p><p class="ql-block">(4)用向量处理定比分点问题</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学识丰富的赵亮茹老师做最后总结:教学目标立足一个“准”字,教学思路讲究一个“新”字,教学方法注重一个“活”字,教学效果强调一个“实”字,我们充分掌握学生学情,分层次备课,备足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p> <p class="ql-block">  小流积江海,行稳方致远。教学无小事,关注教学常规,在研讨中对照学习,在研讨中交流提升,只有平时在教育常规上多下功夫才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才能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开展,才能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p>

向量

第题

考查

高考

平面

备课

解析几何

运算

数学组

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