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挖掘“柳枝”地名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经柳枝镇中心小学的统一安排部署,<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柳枝小学于</span>2023年3月15日至3月23日开展第一届“柳”文化节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柳”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常见意象,背后承载了国人的审美情趣以及情感寄托。《诗经》中的《采薇》,王维笔下的渭城送别,刘禹锡笔下的江如平镜,无不伴随着柳丝纷飞与离愁别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时逢早春,天气逐渐回暖,春姑娘徐徐走来,柳树早已悄悄发芽。桃花、流水、青柳、莺啼、春风、春雨,好一个阳光明媚的三月天!漫步在三月的柳枝镇上,眼前是嫩绿的柳叶在空中轻轻舞蹈。柳枝小学的孩子们也伴着这好春光,与大家一同来探索学习“柳”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探柳活动第一项内容为探索“柳”的字理知识。</p> <p class="ql-block"> “柳”是形声字。甲骨文从木,卯声。金文大致相同,但木移至左边。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柳”。“柳”的本义是指一种柳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如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p class="ql-block"> 探柳活动第二项内容为探索“柳枝”地名由来。孩子们踊跃查询资料,积极采访乡邻,都希望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柳枝镇,更深刻地了解柳枝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收获颇多。从地理位置上看,柳枝镇地处华州区最东部,东与南以华阴市为邻,西与莲花寺镇接壤,北隔渭河与大荔县苏村镇相望。柳枝镇地形狭长,地势南高北低。镇上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为大家认识仰韶文化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经同学们的乡村走访与网络资料研究,发现“柳枝”地名的由来可考的说法为:人们为了纪念唐朝右拾遗“柳子”柳怀素,遂称呼柳枝此地为“柳子”,后演化为柳枝。清代乾隆年间的华州人王志瀜,曾有一首《柳子店题壁》说道“柳林来去愧间关,咫尺衡茅积翠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探柳活动获得了全校师生及家长朋友们的积极支持,虽然本次文化节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探索柳文化的过程是无限的,相信在柳枝镇中心小学的带领下,我们全体柳小师生会以更大的责任感投入到柳枝“柳”文化的传播中去!</p> <p class="ql-block">审核:王新会</p><p class="ql-block">编辑:梁齐、李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