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各位家长、各位同学:<br> 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根据3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近1周(2月24日-3月2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增加,3月2日达30.4万人次。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比连续4周上升,2023年第8周(2月20日-26日)达3.8%。流感阳性率上升至今年25.1%,即1/4的流感样病例检出流感病毒,阳性率已连续5周上升。<br> 关于当前流行的甲流,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请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甲流的真面目吧!<br></h3> <h3>01 什么是甲流?<br>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当前流行的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h3> <h3>02 甲流的主要症状<br> 和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的症状常常更严重,通常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畏寒、寒战、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h3> <h3>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需怀疑得了甲流:<br><br> (1)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br> (2)严重头痛、肌肉酸痛;<br> (3)持续的疲乏、虚弱感;<br> (4)胸部压迫感。</h3> <h3>03 甲流的传染源<br> 甲流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h3> <h3>04 甲流的传播方式<br> 甲流主要通过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另外,在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还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h3> <h3>05 甲流的潜伏期及传染性<br> 甲流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br> 在潜伏末期就具有传染性,发病后3-5天传染性最强。</h3> <h3>06 甲流的治疗及相关药物<br> (1)感染甲流后应注意自我隔离,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br> (2)多休息,适当多喝水。<br> (3)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规范治疗。 <br> (4)甲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h3> <h3>07 康复及注意事项<br> 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讲,甲流是一个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br> (1)孩子感染甲流后应居家休息观察(居家期限为退热后48小时,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报告,不带病上课。</h3> <h3> (2)规范佩戴口罩。<br> (3)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及时清洁消毒。</h3> <h3> (4)居家期间尽量单间居住,减少接触,避免传染给家人。<br> (5)感染甲流后应注意休息3-4周再运动,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的风险。<br> (6)孩子康复后需到医院复诊,开具《传染病返校病情证明》,证明经医务室审核后方可回班复课。</h3> <h3>08 如何预防<br> (1)积极接种流感疫苗。</h3> <h3> (2)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场所。<br> (3)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h3> <h3>勤通风,勤洗手,不揉搓眼睛、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纸巾或手肘部遮挡。</h3> <h3> (4)避免和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br> (5)注意做好家庭居室的通风换气。<br> (6)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br> (7)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br> (8)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规范就医,并配合学校做好因病缺勤追踪工作。</h3> <h3>在此,小编提醒大家:<br><br> 冬、春交替时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从以往经验看,冬春季这一波将在每年的3月份下降或结束。因此只要个人做好有效防护,避过这一波感染高峰,进入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感染几率将大幅降低。各位同学、家长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监测,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