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话民俗——静海区第二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风儿轻轻推动春的门扉,唤醒了人间最美的时节:2023年3月21号5点15分,农历癸卯年二月三十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p><p class="ql-block">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一天,春天被分为两半,几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故而被称为“春分”。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此时,辽阔大地,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春分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p><p class="ql-block">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p><p class="ql-block"> ——《阮郎归》节选</p><p class="ql-block"> 春天一到,不仅花香四溢,更平添了几分诗意。趁着风和日丽出门踏青,莫要辜负了好春光。</p> <p class="ql-block">春分有三候</p><p class="ql-block"> 一候玄鸟至。玄鸟即燕子,《左传》中有“玄鸟氏,司分者也”,在上古时期,燕子有很高的地位,是为掌管春分和秋分的执事官,春分来,秋分去。</p><p class="ql-block"> 二候雷乃发声。古人认为,“阴阳相感谓之电,阴阳相搏谓之雷”。只有当阴气和阳气势均力敌的时候,才能产生雷,这也从侧面展示了春分阴阳均衡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三候始电。电者,雷光是也,古诗中有“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电光通常伴随雷声而来,天气开始变暖。</p> <p class="ql-block">春分习俗 </p><p class="ql-block"> 放风筝</p><p class="ql-block">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后,天气向暖,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在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的项目。</p><p class="ql-block">风筝,古时称为“鹞”、“鸢”。“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各种花式的风筝扶摇直上,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灵也在这幕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天空演出中,得到慰藉与安抚。趁春季莺飞草长的大好时节,忙里偷闲,到空气新鲜的郊外放放风筝,沐浴在融融的春光里,不但有益身心健康,远眺也有益于视力健康。</p><p class="ql-block"> 竖鸡蛋</p><p class="ql-block"> 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千年前,古人就发现了春分这天阴阳相半、平衡性好、更容易把鸡蛋立起来的“天机”,从此兴起了通过竖蛋庆祝春天到来的习俗。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有着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寓意。</p><p class="ql-block"> 祭社神</p><p class="ql-block">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在古代,春分前后也是春社日,官府和民间都会祭社神以祈求丰年,场面十分热闹喜庆。社神就是土地神,守护一方土地,护佑一方百姓。因此,每到春社日和秋社日,邻里乡亲便会聚到一块,杀牛宰羊献祭酒,举行仪式祭社神。</p><p class="ql-block"> 南方各地在这一天还会演戏酬神,称为社戏。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便是围绕着这一民俗展开描写的。</p> <p class="ql-block">春分饮食健康</p><p class="ql-block"> 1、吃春菜</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中说“司岁备物”。是说符合节令的蔬菜,得天地精华,口味和营养都更好。春天,万物萌发,植物的苗、树木的叶,都是很好的绿色食品。吃春菜也是春分的习俗。荠菜、香椿、豆苗、莴笋都是很好的选择。有条件的不妨多吃点野菜,野苋菜、蒲公英、白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2、吃鸡肉</p><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相应,春分正是肝气旺盛的时候,此时节要注意养肝护肝,保证气血通畅。所以春天要避免吃脂肪太高的食物。所以鸡肉、虾仁是个不错的选择,脂肪不高,也不易上火。日常饮食要清淡,少油,少辣,减轻肠胃负担。</p><p class="ql-block"> 3、吃草莓</p><p class="ql-block"> 春季天气多变而且比较干燥,人易出现上火、食欲不振等现象。适量吃些草莓,可以去火、解毒、清热。草莓中还含有丰富的果胶与纤维素,饭后食用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挑选草莓最好选择八成熟左右、红而不软、个头儿适中的,这样的草莓水多新鲜而且口感好。</p><p class="ql-block"> 4、枸杞菊花茶</p><p class="ql-block">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阳气渐渐升发。枸杞泡茶,能帮助人更好的升发阳气。可以补肾、益肝、明目。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搭配枸杞一起,可以改善保护视力健健康。</p> <p class="ql-block">春分的古诗</p><p class="ql-block"> 《癸丑春分后雪》</p><p class="ql-block"> 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p><p class="ql-block">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p><p class="ql-block">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p><p class="ql-block">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p><p class="ql-block"> 《七绝·苏醒》</p><p class="ql-block"> 宋· 徐铉</p><p class="ql-block">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p><p class="ql-block">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p><p class="ql-block"> 《柳梢青·花朝春分》</p><p class="ql-block"> 清 · 顾贞观</p><p class="ql-block">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p><p class="ql-block">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p><p class="ql-block">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p><p class="ql-block">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p> <p class="ql-block">  春分时节,天气回暖的显得尤为急切,由春分至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期,气温大幅度增长。但风雨不定,正如诗中所说的“燕子初归风不定,桃花欲动雨频来”,时常出现沙尘或者倒春寒,需要注意保暖,适当春捂。</p><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春意融融,雨霁风光,万物竞生。春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景色,更有向上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季羡林老师说过:“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我们在岁月中洗礼,在岁月中成长,在岁月中活在自己喜欢的模样。那些最美的风景,永远都在你途经的路上。当你看过了足够多的风景,那些所见所闻,也会反过来丰富你的眼界和生活。让你历经岁月山河,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永不放弃,总有希望在前面等待。</p><p class="ql-block"> 在这途中,若是不幸遇见糟粕,请用一颗乐观的心,去笑对人生的坎坷;若是遇见风雨,请用一颗从容的心,去抚平时间的创伤;若是遇见善意,请用一颗温暖的心,去记住这些美好。</p> <p class="ql-block">请观看春分微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