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作者出生于诺曼底地区滨海地区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因为从小受到富有母亲浪漫气质的影响,使他无法忍受贵族学校的气氛,转至一所公立学校读书。莫泊桑的文章都充满了悲观色彩,这与他的健康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p><p><br></p> <p>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羊脂球”与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层人物做对比,充分显示出前者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以及后者极端自私、寡廉鲜耻的丑恶灵魂</p> <p class="ql-block">莫伯桑因《羊脂球》而一鸣惊人,这是偶然的成功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回顾一下他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他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有严师的精心指导,有长期的写作磨练。《羊脂球》的成功是他长期努力的结果,即所谓“功到自然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伯桑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生性放荡,父母感情不和,他自幼随母亲生活在诺曼的一座乡镇上。这里濒临英吉利海峡,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大海、林场、田野,给了他无穷的乐趣。乡村生活陶冶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性情,培养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也熟悉了诺曼底的风土人情。一八六九年,莫伯桑中学毕业,同年十月进入巴黎法学院攻读法律,不到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被征入伍,在国民别动队服役,莫泊桑亲自经历了战争的过程,他亲眼看到政府的腐败和军队的无能,不久,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大溃败。莫泊桑本人也差一点被俘,一八七零年九月,他随军返回巴黎,有目睹巴黎人民英勇抗敌的壮举。民族危机时期的这些所见所闻,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战争结束后,莫泊桑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供职,过了十年的公务员生活,透过公务员这一特殊的社会地位,他看到了小市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简单的回顾一下莫泊桑的生活经历,我们便不难明白,他的中短篇小说为什么以诺曼底乡村生活、普法战争和小公务员生活这三个方面作为创作的基本题材,因为这是他的生活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这些生活经验,是创作的源泉。</p><p class="ql-block"><br></p> <p>莫泊桑敏锐精细的观察力和熟练高超的艺术技巧,都是在他的几个严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长期磨练而得来的。</p><p><br></p><p>第一位严师是莫泊桑的母亲,他母亲酷爱文学,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她是莫泊桑的第一位严师,她很早就发现自己的儿子好思索,富有想象力,因此从小就注意培养他的文学修养,指导了写作,莫泊桑受母亲熏陶,自幼爱好文学,十三岁开始写诗。莫泊桑成名后,母亲仍然不断帮助他,而且一直珍藏他幼年时练习写作的本子。</p><p><br></p><p>莫泊桑第二位文学导师是当时有名的诗人路易·布耶,他是莫泊桑母亲喝酒付的朋友,莫泊桑经常与他通信或当面求教,他曾对莫泊桑说过,造成一位艺术家的声誉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他作品中所包含的独创性,鼓励莫泊桑在艺术创造的道路上进行艰苦的探索,这些话都给莫泊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br></p><p>莫泊桑的第三位文学导师,也是他最重要的一位导师,是当时法国最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福楼拜是位严师,他要求莫伯桑先下功夫练习基本功而不急于发表作品,他要求莫伯桑培养自己的独创性,并且告诉莫伯桑,获得这种独创性的途径就是进行持久的观察和练习。他说:“有才能就是持久的耐性,对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过去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就这样,七年的艰苦练习,早已把莫伯桑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成熟,只等有机会施展才能,崭露头角。</p><p><br></p><p>了解了以上这些情况,我们便明白,《羊脂球》创作一举成功,并非轻易所得,而是莫伯桑十几年细心苦练的结果,实际上,在发表《羊脂球》之前,他已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熟练的艺术技巧的作家了,在他的案头上和脑海里,早已积攒下数以百计的未曾写就的作品。所以《羊脂球》的成功,就如同闸门打开,无数的作品便喷涌而出,形成了文学史上“流行”式的奇观。</p><p><br></p> <p><br></p><p>我们说莫伯桑的短篇小说体现“以小见大”“见斑窥豹”的艺术,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从题材上讲,莫伯桑小说写的是凡人小事,然而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二是从题材上讲,它篇幅小而容量大,正因为他能这样充分的发挥短篇小说的特长,做的作品也就成了这类文体的典范。</p><p><br></p><p>细细玩味莫伯桑得的杰作,我们便可以发现,他之所以能做到以小见大,关键在于他能大中取小,而是把他们放在一个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上加以处理,从而开掘出它们所蕴含的不平凡的意义。</p><p><br></p><p>在谈到莫伯桑小说的“以大见小”的功夫时,不能不提到构思的精巧是他的作品能在短小篇幅中发挥出无限意蕴的重要原因,短篇小说受篇幅所限,不可能写很多的事件,很多的人物,也不可能大段的描写和情节,因此,他最讲究构思的技巧,莫伯桑小说构思谋篇的方法多种多样,并无固定的模式,一般说来,莫伯桑的每篇小说的开端和结尾都比较重视,作为精心的安排,尤其是结尾,他常常出奇制胜,以出人意料的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效果。</p><p><br></p><p><br></p> <p>《项链》的构思具有典范性,这篇小说的开头平常只是简单的介绍主人公,说明这是一个羡慕富有生活的妇女,情节真正开端是她丈夫接到教育部长的舞会邀请信,随着莫伯桑按照从逆境到顺境在到逆境的思路,来安排一个细节,邀请信为他们夫妇打开了希望之门。但是,没有舞衣和首饰,使他们陷入困境,借来项链,买来舞衣,加上舞会上的一时风光,眼看玛蒂尔特踏上成功之路,不料乐极生悲,丢失项链,毁掉了她的希望和青春,在这样的构思里,第一个逆境显然是为了衬托顺境,而这个顺境有时为了衬托第二个逆境,它升的越高,玛蒂尔特的跌落就显得更惨,她所受到的惩罚也就更加沉重,主体部分的这样一波三折的构思,仿佛是对玛蒂尔特虚荣心进行了反复的有利的摔打,达到了讽刺</p> <p>莫泊桑的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说从题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面:</p><p><br></p><p>第一个方面,是反映普法战争的。</p><p>在这类题材的作品中,莫泊桑揭露了普鲁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法国军队的无能,更歌颂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爱国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龙老爹》(1883)(必读)、《两个朋友》(1883)等。</p><p><br></p><p>《羊脂球》是写被敌军占领的里昂城里十几位居民同乘一辆马车出逃的故事。一辆马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p><p><br></p><p>作者通过对乘客们出逃的不同原因描述,一路上的表现,特别是对羊脂球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表现出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身份和性格特征。</p> <p>第二个方面,是描写资产阶级市俗生活的,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本书精选了《羊脂球》 、《项链》、《俘虏》、《雨伞》、《骑马》、《绳子》等经典名篇共60余篇,基本上体现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取材广泛性,涵盖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p> <p>而第三个方面,则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以及其优秀品质的。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个女长工的故事》(1881)等。</p><p><br></p><p>这两本上下册中一共选注了莫泊桑的篇小60多篇中短说。所选篇目是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以便读者了解莫泊桑创作的人物长廊中不同的文学形象。 </p> <p>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的特色,也可以从6个方面来进行分析。</p><p><br></p><p>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他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重要标志。</p><p><br></p><p>较之于19世纪前期巴尔扎克、斯汤达与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经摆脱了任何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抛弃了传奇小说的一切手法。在选材上,莫泊桑对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p><p><br></p><p>平淡准确一如现实生活,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煞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p><p><br></p><p>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开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小见大的艺术享受。</p> <p>莫泊桑短篇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在所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上的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p><p><br></p><p>如《一家人》,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某种现实。情节淡化与生活图景自然化,是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p><p><br></p><p>莫泊桑有的短篇小说采取矛盾“层递法”,通篇小说起伏跌宕,或一开始就造成极大的悬念,然后出人意料的急剧转折,多姿多彩、生动有趣</p> <p>在表现形式上,莫泊桑是炉火纯青的技艺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p><p>法,在描述对象上,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事件的某个片段,有时是某个图景,有时是一段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p><p><br></p><p>既有故事性强的,也有情节淡化的甚至根本没有情节的。既有人物众多的,也有人物单一的,甚至根本没有人物的。</p><p><br></p><p>在描述的时序上,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有目前与过去的两重时间的交叉。</p><p><br></p><p>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观描述的,也有主观描述的,有时描述者有明确的身份,有时又身份不明。描述方式的多样性与富于变化,提高了叙述艺术的水平,大大丰富了短篇小说的描述方式。采用自然朴素的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能抓住神髓,细致,准确传神,也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p> 他的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通过对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境况情势下必然有最合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的心理与性格真实。<br>不回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处与错误缺点。<br><br><div>人物性格都是通过情节开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很少斧凿痕迹。莫泊桑以语言规范、优美,清晰、简洁、准确、生动见长。<br><br></div><div>以上,便是今天我们对莫泊桑短篇小说内容及特色两个层面的解读。<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