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杭瑞高速从上海回九江见景之二(石潭村的清晨、昌溪古镇及雄村古村落)。

弥勒佛

<p class="ql-block">今天为了在石潭村山上观景台能看到日出和云海,赶了个大早上山,结果只看到了日出没看到云海,只能留点遗憾下次再来过哦。</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看日出要起早,山下早上4点钟开始就有上山的小车了(村里统一管理的,上山每人15元,下山也是每人15元,由于上山的路比较陡,弯道窄,山上又没有停车场,所以私家车是不让开上去的,除了住在山上,但山下有较大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天还没亮,但山上巳经人满为患了,摄影发烧友早早就占据了有利地形,架起了照相机,长抢短炮一齐对准着朦胧的东方。</p> <p class="ql-block">遊客天没亮就巳站在观景台上眺望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珊珊来迟的日出,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穿过厚厚的云层冉冉升起。</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下汰村)的油菜花开得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在石潭村用完早餐,出发去昌溪古镇,自驾约20分抵达昌溪古镇,昌溪古镇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它位于歙县南部山区,从歙南名镇深渡至昌溪大约五公里左右,它座落在千岛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经的皖南山间盆地中,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绣,境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入昌溪如入世外桃园。</p> <p class="ql-block">昌溪古村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它位于歙县南部山区,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古城30公里,新安江山水画廊7公里,全国摄影基地—石潭2.5公里,­著名的山水画廊—新安江7公里。从歙南名镇深渡镇至昌溪大约五公里左右,地处千岛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经的皖南山间盆地中,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绣,境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走入昌溪如入世外桃源。昌溪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黄山市百佳摄影点、</p> <p class="ql-block">员公支祠坐落于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堂名称寿乐堂,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它是吴姓家族的支祠,规模较祖祠小,但建筑艺术极为精湛。</p><p class="ql-block">  该祠三进三开间,门厅五凤楼式,立有高大石鼓门墩。中进享堂额枋与开间等长,气势开阔。后进寝堂天井设有消防井,寝堂楼板中开有香火窗,结构独特。门坊木构,四柱三间三楼,宽9.3米,高8米,两侧有护墙,四木柱用靠背石支撑。有月梁、额枋、斗拱,高瓴重脊,八角起翘,关檐板红漆雕花。</p><p class="ql-block">  祠堂柱梁全部选用优质柏木,因此当地人称“柏木厅”。祠堂前后三进,正梁长13米,高1米,有徽州第一大双梁之称。天井围栏的十二块石料选用带天然石纹的景纹石,上有山水、花草、雷电等自然生成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员公支祠2004年被列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散居全国各地徽州籍吴姓寻根访祖之地。</p> <p class="ql-block">吴氏员公支祠的门坊--木牌坊更为了得,建于清代中叶。造型布局合理,雕刻技艺精湛,至今保护完好。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眼井,又名思古井,建于南北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昌溪生态绝佳,迄今仍保存有树龄达几百年乃至千年的古银杏、古樟、古松、古罗汉松、古槠怀樟、古槐、古采椤等名贵树种。奇树槠怀樟高10米,树围3米左右,槠树与樟树树冠各占一半,两树同根连枝,相依相偎;龙凤樟是两棵神态怪异、互相依偎而品种不同的千年樟树,直径3米,高38米,枝干粗壮,树冠若巨伞;千年银杏树高42,干围达8米,主干亭亭玉立,周遭枝叶均匀分布,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p> <p class="ql-block">建于1341年前后的忠烈庙,现仍保存完好。看了忠烈庙简介,有些惊诧。说得是庙主为表忠心、打消君王疑虑,杀掉了九子中的八个。昌溪人为此建了该庙,以彰显其忠烈。今天看来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这种小弄堂到处都是,如果是下点小雨,青石板路上走走,拍个照片想想都很惬意的, 难得的是昌溪目前还不为人知,貌似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游客稀少,非常安静的,可以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随意走走。</p> <p class="ql-block">昌溪文人辈出,有一门22个秀才、5个举人、2个进士即父子双进士之世家,光绪33年,该村青年吴承仕在保和殿殿试中获一等一名殊荣,成为封建王朝的末代状元,也是历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p><p class="ql-block">昌溪历史文物繁多:有大量宋、明书画家墨宝,其中有宋徽宗御笔题画,有康有为、李鸿章、海瑞、朱元璋题书匾额,有宫廷象牙朝笏、龙袍,有珍奇动物的骨头床、象牙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昌溪古镇我们又前往另一处徽派古村落一雄村,雄村地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雄村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与“锦绣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乡”棠樾齐名。这里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雄村桃花古坝濒临渐江水,背靠竹山书院及大中丞功名牌坊,桃花盛开时节,各种色彩的桃花绵延数十米,形成十里红云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去雄村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雄村五石坊包括大中丞坊、四世一品坊、鲍氏墓坊、宗二公墓道坊、余庆堂门坊。五座牌坊在布局、建筑结构、石料选择等方面各有不同,都能体现出它们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但很有历史价值,而且显示出雄村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中美合作所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统计局(军统局)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在1942年共同创建的用于训练特工的场所,雄村中美合作所是中国最早举办的合作所。</p> <p class="ql-block">竹山书院位于黄山市歙县雄村乡雄村桃花坝上,系清代雄村曹氏族人讲学之所,并具有教化之责。清代名人沈德潜、袁枚、金榜、邓石如等曾来此讲学。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建成,现存大部分建筑为原构,是留存保存较好的一座徽州书院。书院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8平方米。竹山书院作为书院代表,培养了诸多人才,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古书院。竹山书院两旁的石鼓和大门上方斗大的“竹山书院”的题额十分醒目,入门处竖立了一个木屏,两廊皆方形石柱,正厅宏大宽敞。正壁悬兰底金字板联一付,上联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下联是“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联为曹文埴所撰写。</p> <p class="ql-block">雄村地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景区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有人说:徽州兴盛赖教育,确实是这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歙县雄村就是一座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著称的古村落。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p> <p class="ql-block">在桂花厅通往竹山书院的回廊的廊间壁上,嵌一大黟青石板,上书“山中天”三字,字径尺五,为颜真卿书,字迹遒劲雄浑,令人留连。</p><p class="ql-block">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联为一体,立于新安江畔,景致实为诱人,当桂花盛开时,登阁远眺,微风送来清幽的花香,耳闻叮当清脆的铃声,远山叠翠,近水扬帆,置身此中,如临仙境。</p> <p class="ql-block">桂花厅在桃花坝东首和竹山书院相连。园中植有桂树数十株,有月月桂、八月桂等多个品种。桂花厅名为:“清旷轩”。轩厅正壁有曹学诗所撰写的《所得乃清旷赋》。轩柱悬隶书联对:“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轩厅上额匾为篆书“所得乃清旷”。厅前有平台,台柱三面皆饰以石雕,有栏柱十六,顶端各有青石狮,小巧玲珑,神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桂花园西首有八角亭一座,正名为“凌云阁”,亦称“文昌阁”。此阁高大雄伟,石基八面,高六尺多。阁分二层,各具八角,顶为锡制,基部如荷披复,上为防风锥,以铁链八条系于四角间。角均翘起,如鸟振翼,下垂风铃。角尾饰以陶制鳌鱼。脊间立好望兽。阁的上层,八面皆窗,正面窗外悬陶匾,赭底黑字:“俯掖群伦”,是曹文植的手书。阁的下层,前柱为石制,两柱间有一匾,兰底楷书金字:“贯日凌云”,石柱悬一对联,上联“扶君臣朋友之伦,心悬日月”,下联“证圣贤豪杰之果,道在春秋”。</p> <p class="ql-block">桃花古坝为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造竹山书院之初,沿渐江竹溪段江岸修起的一道数里长形如城堞的堤坝,其目的是为防止江水冲涮临江而建的竹山书院基脚。竹山书院系清代雄村曹氏族人讲学之所,并具有教化之责。</p> <p class="ql-block">建好后的桃花坝,坝上遍植10余个品种的桃花,夹以紫荆。竹山书院走出去的学子曹文植《石鼓研斋诗钞》有云:“竹溪有桃数百株,花时烂漫如锦,春和景明,颇堪游眺……”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桃花坝上的桃花依旧以它娇艳的身姿陪伴在书院的身侧,承载着一代代雄村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桃花扮靓古村 桃色映红脸庞</p><p class="ql-block">我们去雄村的时候正是雄村镇雄村桃花坝上的桃花绽放,缤纷艳丽扮靓古村落,姹紫嫣红的桃色映红赏花女的脸庞,慕名而来的游客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的娇艳和美丽。</p><p class="ql-block">雄村有着“十里红云”之称的桃花坝,竹山书院背靠桃花坝,坝上桃花五颜六色,不仅体现在一棵桃树上开出几个品种,甚至一朵花上开出几种颜色,美丽的桃花景色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雄村位于歙县雄村乡境内,距歙县县城7公里。桃花古坝濒临渐江水,背靠竹山书院及大中丞功名牌坊,桃花盛开时节,各种色彩的桃花绵延数十米,形成十里红云的盛景。壮志凌云文昌阁八卦建筑,在众多古老桂树的掩映下,更显气势恢弘。</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歙县雄村桃花古坝上,缕缕云丝飘散在醉人的桃花丛中,各色桃花与粉墙黛瓦相映成趣,人行其中如入仙境。忽有微风送来细雨,丝丝雨滴里,似霞如玉的桃花或含苞待放,或展颜欲语,愈显娇艳欲滴。溶溶春风里,桃花掩映着古竹山书院,淡淡倒影浸入渐江流水,好像缕缕花香都夹杂着书香,文雅清幽之气油然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