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夏是很多传染病高发季节。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儿传染病。虽说大部分都可自愈,但为了不让孩子受病毒折磨,请家长们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p> 什么是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p> 手足口病的发展阶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潜伏期 </p><p class="ql-block">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热期 </p><p class="ql-block">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疱疹期 </p><p class="ql-block">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恢复期 </p><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因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极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p>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洗手</p><p class="ql-block">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洗完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消毒和通风</p><p class="ql-block">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及时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严重病毒,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免疫持久性约为2年。所以,建议6月龄-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给孩子接种疫苗后,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做好各项防护措施。</p> 家长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1.如果孩子👶🏻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通知学校和经常一起玩的孩子家长,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p><p class="ql-block">2.孩子患病后要及时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p><p class="ql-block"> 3.家长切莫❌病急乱投医,用利巴韦林之类的药物来抗病毒,想当然的用免疫调节剂来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但这些药物并不会减少孩子患病的机会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反而可能增加孩子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p> 家园携手,健康护航 <p class="ql-block">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