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李有芹

<p class="ql-block">万寿寿位于海淀区高梁河(长河)广源闸西侧。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修,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中、东、西三路建筑相毗邻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清乾隆十六年,光绪二十年两次重修(光绪初年曾毁于火)。</p><p class="ql-block"> 1985年,万寿寺曾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十二万余件,主要包括历代书法,绘画,碑帖,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官窑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万寿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万寿寺前古槐树。</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16日,素有“京西小故宫”美誉的万寿寺,历经五年整体保护修缮,重新开放。目前开放的是中路前六进院及东路方丈院。5个基本陈列,350余件馆藏文物精品亮相,其中,七成珍贵文物是首秀。</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 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中间为石雕穿堂券门,两侧有券式假窗,影壁座为青的石雕须弥座。殿内两侧原有泥塑金刚力士像,现无存。</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p> <p class="ql-block">山门两侧的卡子墙,影壁的砖雕,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顶壁是一幅青天流云百蝠图。此图为清光绪年间修缮万寿寺时所绘。近百只形态各异的红色蝙蝠飞翔于青天流云之间。红蝙蝠谐音“洪福”,整幅图案寓意“洪福齐天”。</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院,正中是天王殿,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 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清代重修。殿内正面原供奉弥勒菩萨象一尊;东西两旁原供奉四大天王象。弥勒菩萨后原供奉护法韦驮像。乾隆十六年(1751),御赐前首匾额“行住坐卧”,后首匾额“功德无边”,均无存。</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前东侧的古槐树树龄约400岁。</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西侧是树龄约360年的古楸树。</p><p class="ql-block"> 楸树,紫葳科梓属。楸树每年5月至6月开紫色花朶,树龄可达千年,寓意长寿富贵。楸树与槐树,柏树同栽,寓意“千秋百代”。</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现有“万寿寺历史沿革展”。</p> <p class="ql-block">钟楼曾悬挂过永乐大钟。后大钟移至大钟寺。</p> <p class="ql-block">鼓楼循环播放影像片。</p> <p class="ql-block">万寿寺内玉兰盛开。</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院。正中是慧日长辉殿,东配殿是“祝延万寿殿”,西配殿是“安心竟殿”。</p><p class="ql-block"> 慧日长辉殿 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原称“大延寿殿"。大殿庑殿顶,面阔五间,建於月台之上。清雍正十一年(1733)御题匾额“慧日长辉”。乾隆首次进入万寿寺时,为大殿题写匾额“法云常住”。两匾额曾一同悬挂于大殿门首,两匾均无存,现大殿外悬挂的“慧日长辉”匾为2013年复制。</p> <p class="ql-block">“慧日长辉”殿东西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乾隆十六年(1751)敕立。其中东侧碑阳书汉、满文,西侧碑阳书蒙、藏文。乾隆皇帝亲撰碑文,记录了重修寺院的原委,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意。两通石碑的碑阴分别书乾隆御题诗。</p> <p class="ql-block">“慧日长辉”殿,大殿内正面供奉的三世佛,为清初造像风格,中为释迦牟尼佛像,东为药师琉璃光佛像。西为阿弥陀佛像。三尊佛像木骨泥胎,并使用泥金工艺制作。大殿背后为清代彩绘泥塑自在覌音菩萨像。康熙二十五年(1686),东西两侧配殿中的泥塑十八罗汉像被移入正殿,分列于大殿两侧。殿内金柱悬挂的楹联为乾隆十六年(1751),御题“戒慧光中烟云皆般若,清凉界外花石真如”。</p><p class="ql-block"> 1958至1967年间,大殿作为库房堆放了大量物资,将造像遮盖,使其得以保畄。成为万寿寺中唯一一处保存了清代供奉原状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世佛像前为毗比卢遮那佛像。</p><p class="ql-block"> 这尊佛像头戴五佛冠,两手于胸前结最上菩提印。结跏趺端坐于千叶莲座之上。莲座的每一莲瓣上均雕刻有一尊小释迦佛共一千尊。整尊造像体量硕大,工艺精湛,保存完好。体现出明代造像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祝延万寿殿”,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为慧日长辉殿的东配殿。原与西配殿统称为罗汉殿。康熙二十五年(1686),配殿内的十八罗汉像移进正殿。乾隆十六年(1751)御赐东配殿匾额“祝延万寿殿”。现悬匾额为2015年复制。 現殿内为汉传佛教造象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安心竟”为慧日长辉殿的西配殿。乾隆十六年,御賜西配殿匾额“安心竟”。“安心竟”一词出自慧可与达摩祖师间的一段对话。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我与汝安心竟”。现悬匾额为2015年复制。</p><p class="ql-block"> 殿内现为藏传佛教造象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院子,正中是万寿阁。</p><p class="ql-block"> 万寿阁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称藏经阁,安宁阁,原为貯藏经书之所。乾隆时期改称万寿阁,赐匾“欢喜坚周”,并在万寿阁内设围屏、寿联以备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p><p class="ql-block">1937年4月27日,万寿阁因用电导致火灾,付之一炬,現建筑为2003年在原址复建。</p> <p class="ql-block">万寿阁前台阶上有一缠枝莲花石刻,2020年在万寿阁前发掘出土。原为明代宁安阁(今万寿阁)月台前中道阶石。石刻为长方形,采用高浮雕手法,主体图案为缠枝莲纹,每朵莲花上饰 一种杂宝,石刻下部有海水江崖纹。</p> <p class="ql-block">万寿阁前有一石供台。此供台仿须弥座造型,满饰各种花纹,顶面一周满饰缠枝莲纹,中为簇六填花毬路纹;正面主纹锦为高浮雕胡人献宝,上下各有多层辅助纹饰,由上至下分别为云鹤纹,莲瓣纹,缠枝莲纹;两侧面主纹饰为高浮雕狮子纹,背面主纹饰为高浮雕麒麟纹。其中,狮子,麒麟,胡人的形象为明代早期风格,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万寿阁现有展览“吉物咏寿”。</p> <p class="ql-block">万寿阁的东配殿 为广大圆满殿,明代称韦陀殿。乾隆十六年御賜东配殿匾额“广大圆滿殿”</p><p class="ql-block">西配殿为“普度群生殿” 。明代称达摩殿。乾隆十六年御赐匾额“普度群生”。</p><p class="ql-block"> 两殿暂时未设展览。</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院,正中是大禅堂。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清代重修。原为寺内住持讲经说法及僧人坐禅之处。</p> <p class="ql-block">大禅堂的展览“清代皇室书画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影堂是大禅堂的东配殿,原为陈设尊师画像的场所。現有展览“落日余辉”。清代道光至宣统的书画。</p> <p class="ql-block">小禅堂,大禅堂的西配殿,原为僧人打坐静习之所。现有展览“再添秀色”,清之后,皇室后裔的书画。</p> <p class="ql-block">大禅堂北墙外的展出。</p> <p class="ql-block">假山及三大士殿是万寿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造型俯瞰似一只展翅的蝙蝠,又称“蝠式山”。明万历五年万寿寺初建成时,在大禅堂后堆砌了假山,上修亭榭。假山北为一片圃园。清代,万寿寺中路扩建为七进院落,假山被囊括进寺院的第五进院内。</p> <p class="ql-block">現存假山整体结构分三组,象征普陀,五台,峨眉三大佛教名山。山上分别有三大士殿,中为覌音殿,东为文殊殿,西为普贤殿。山上有侧柏等古树十余株。山间有沟壑相隔,上以小桥相通,观音殿下有地藏洞。</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p> <p class="ql-block">普贤殿。</p> <p class="ql-block">写生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银杏树。东侧为雄树,树龄380年,西侧为雌,树龄370年。两树为康熙二十五年改造假山区域景观时移载至此。</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亭。</p><p class="ql-block"> 乾隆二十六年( 1761)建。黄琉璃瓦重檐八角攒尖顶,为万寿寺首次出现黄色琉璃瓦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亭内立有乾隆御制满,汉,蒙,藏文合壁碑一通,高3.96米。碑文内容为“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述了乾隆为母亲庆祝七旬万寿盛典而扩建万寿寺的过程。亭内汉白玉地墁飾寿山福海图、藻井飾有五福捧长寿图及仙鹤图。</p> <p class="ql-block">无量寿佛殿</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殿内原供奉铜漆金无量寿佛立象一尊,今无存。</p> <p class="ql-block">殿内现置渗金多宝铜佛塔,为明代天启年间所铸。塔身有佛,菩萨,罗汉等四百余尊雕像,造型生动,铸造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p> <p class="ql-block">现展出明清家具。</p> <p class="ql-block">方丈院</p><p class="ql-block"> 位于万寿寺东路最后一进院。康熙二十五年建,由方丈室及东西厢房,倒座房组成,各房由转角游廊相连。正殿方丈室也称念佛殿,坐北朝南室内原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至今无存。乾隆十六年(1751)御赐匾额“栖情物外”,室内楹联“爽气挹冲襟,翠连空色;明漪淡尘虑,影借天光”。匾额与楹联均无存。</p> <p class="ql-block">中路第七进院及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目前尚未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