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养生一点通》:肝胆湿热</p><p class="ql-block">细菌病毒的流行和传染,空气传播只是其中的一个传播途径,更多的是靠接触传播。冬天的阳气潜藏,春天阳气升发,人体所有的细胞都在开始加速排毒,各个器官开始活跃,这时候人特别容易血热,出现中医讲的上火,西医讲的炎症反应,起口疮、嘴起泡、眼睛发红、嗓子疼、大便干等问题。麻蛤清热凉血,可以解热毒。各种病毒性消化道疾病中最要命的就是病毒性肝炎。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不干净带有细菌病毒的食物会对肝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水生或土生的食物可以用小苏打浸泡搓揉,改变食物表面的酸碱性,碱性环境很多细菌病毒活不了。食物表面勾勾缝缝洗不干净,可以用生粉揉搓后再用清水洗净。</p><p class="ql-block">肝胆湿热的体质容易在春天感染细菌病毒。肝胆湿热的人一定会在下焦有反应,再厉害了上焦也会有反应。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胆囊壁毛糙等问题都属于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有舌苔黄腻、下焦有汗这两个表现。舌苔又黄又厚是湿热,但不一定是肝胆湿热。下焦的汗出在大腿根和脚丫,男性容易出现阴囊潮湿,袜子、内裤一搓一盆黄汤。女性会出现白带发黄有腥味的现象。针对肝胆湿热的问题,可以用茵陈、栀子、去皮的大黄煮水,先煮茵陈,水煮掉一半后再放栀子和大黄煮,再煮剩下一半的一半把汤泌出来分早中晚三次喝。中医讲过无湿不成泻,喝完药后可能会腹泻,但腹泻时会觉得肛门有烧灼感,这说明湿热下来了,而且腹泻完后不会头晕眼花、脱水的症状,反而会神清气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