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景山公园

天道酬勤

<font color="#ff8a00">心中的北京 ③</font> 一直听说景山公园是皇帝的后花园,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怀揣向往和好奇,2011年仲夏,我们来到北京,初次游览了这里。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点,是一座环境优美,占地面积23公顷的皇家园林。 红色的宫墙,将其环绕。里面松柏苍翠、古树参天。登高远眺,可以将整个北京城的风光尽收眼底。据说明代兴建紫禁城的时候曾在此处堆放煤炭,所以叫煤山。如今的秀丽风光,会让你对它以前的名字,心生嫌弃! 它的南门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它的大门很独特哦!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京味儿十足。<br> 进门处是两个卫士般的荷花缸,缸里的水清澈见底,水中的睡莲,像一盏盏的小碗儿,有粉色的,有紫色的,有白色的,色彩艳丽,精致玲珑,让人感到一种妖艳的美。连缸外的花纹也美不胜收。 随着人流所到之处,皆是花海:有海棠花、兰花、月季……白色的花高洁,黄色的花淡雅,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在绿叶的衬托下,鲜花像织不完的锦缎那样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样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样绚烂。看着这满目繁花我惊叹不已,难怪这山下,以前叫“百果园”呢?连接花海的是一个个亭子,听说原来每个亭子里都有佛像,可是被八国联军给抢走了。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见一条石头小径伸向远处的山顶,山顶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房屋,这不由得让我吟诵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来到山顶,才发现山脚下看见的房屋,原来是绮望楼。明朝时匾额上的“绮望楼”三个字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共同书写的。它的外间有五间,里间有三间。是皇帝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绮望楼的四周有汉白玉护栏,护栏外绿草如茵,松柏森森,在如此幽深的高处,听着树叶哗哗,蝉儿低鸣,想像着以前官学堂的学生在这里祭拜孔子的场景,恍惚中我不知道自己身在古代,还是现在?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绮望楼正对着的就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故宫!雄伟的宫殿尽收眼底。这正应了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听说每逢重大节日的夜晚,神圣故宫里的每一个大殿都会亮起大红宫灯,站在这里,故宫为世人呈现的是它神秘、喜庆的一面。 下山时,我们绕道去看了明思宗崇祯自尽的歪脖子树,我疑惑地问导游:“为什么这棵树这么细,这么小,不应该啊?导游笑着回答说:“原来的那棵树向南倾斜,枯死了,这棵树是后来补种的。” 哦,难怪呢!树旁的铭牌上写着: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于煤山上的歪脖子树自缢身亡。享年33岁。看到这里,我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因为昏庸暴虐,遭到农民起义军诛杀。 朱由检在位时期节俭朴素,多次下罪己诏,他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是位年轻有为,致力于整顿国家的好皇帝。只是生不逢时,在位期间,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自尽前的一刹那,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有对列祖列宗的愧疚,又不甘心遭受到起义军的凌辱。他的死实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好一个有骨气的热血男儿,是个悲情的好皇帝。 通过游览,我们更加了解景山公园。景山公园内曾是明、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保存着寿皇殿、观德殿、护国忠义庙、绮望楼等古迹文物,散发着浓厚的根祖气息,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孝道文化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