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赶庙会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i> 小时候的赶庙会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小的时候,每年阴历三月十五,大人、都会带着我们去南关大桥旁边的刘守庙去上庙。听大人们讲:上庙烧香是为了纪念一个有着精湛医术,给很多人治好病的叫刘守真的郎中。也是保佑全家人一年平安,不得病的祈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可我们盼着上庙是为了到庙上玩,看热闹。庙会上有许多卖粮食、布匹、好吃的;有卖耙、犁等农耕用具的;还有牵着骡子、马买卖的……,让人眼花瞭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而我们更喜欢的是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好玩的东西:看用玻璃吹出来酱红色的嘣嘣嘣;看一边唱着一边拉洋篇的类似木偶的表演;看耍猴的、看变魔术的、看捏泥人的……。那一捆一捆用木棍或竹杆制的大大小小的刀、枪、剑、戟,上边勾画着艳丽的像彩云一样的图案,更是男孩子们最喜欢围观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每年快要到上庙的日子时,大人们就会肩背着褡裢,手牵着小孩子,从四里五乡匆匆地走着去赶庙会。褡裢的前面鼓鼓囊囊装着吃的,后边露着烧香用的香或要卖的各样东西;也有许多挑着担子来赶庙的人,担子里沉甸甸地装满了各种物品。远路来的乡下人推着独轮木车,车的一边放着长方形的滕筐,装满着要卖的杂物,一边坐着小孩子或女人。去往庙会的土路上,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时不时地掀起一阵一阵的黄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那时,我们都是六、七岁的孩子。每年快要到上庙时候,就会缠着大人要坐船去上庙。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有机会坐船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刘守庙在南关码头东南边不远处,码头西边连着护城河,东行则通向白洋淀,还可以到达天津。河的水面很宽,来来往往的行驶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船。(那时南关码头是保定到天津货物运输的集散地,非常热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早晨,大人们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子,从保定老火车站旁的家,到护城河寡妇桥旁的小码头坐船(在保定二师南边护城河的河闸旁)。小码头上有几条小木船,陆陆续续地来回载人。 排队等候上半个时辰左右,凑够七八个人,小船就可以开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我们相互牵着手,钭着从岸上走下十几个石阶,再由船夫牵着我们走过搭在船与岸之间窄窄的踏板,跳到船仓里。大人们大声地喊着要我们坐稳。船夫解开套在岸上木桩的绳子,然后慢慢地撑着一根粗大的竹杆向后用力撑着,小船自然缓缓地向前行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护城河两岸垂柳倒影在水里,水面很宽,水也很深。船夫用力左边撑一下,右边撑一下,船行的速度慢慢地加快了。我们好奇地趴在船帮上,用手划着船边的水,激起小小的水花。河里漂着许多榨草,偶尔伸长手触到的时候就会使劲地捞起来,长长的一缕一缕的。吓得船夫一个劲地大喊要坐好!两岸的绿色垂柳、房子都在向后移动,我们是无心观看的。只觉得不大的功夫就到了南关码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远远看见码头上停靠着许多船。有带桅杆装满了货物的大船,也有能载人的客船,就属我们坐的船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庙会上早己有了许多人,大人小孩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沿路卖东西的人们大声地吆喝着,叫卖声高高低低、此起彼落。远处坡上支着几个用白布围起的大圆棚子,上面画着几条长长的蛇和妖艳的美女,那是卖艺的。我们嚷嚷着也想看看热闹,大人们吓唬我们看了会害怕的,不带我们进去看,其实是怕要花好几毛钱的。路旁卖簸箕、笸箩、风箱的占满了一大片的地方。一大屉一大屉冒着热气的包子的香味,随风飘了过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大人们带着我们先去烧香。庙红色的外墙,顶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四角伸出用动物装饰的檐角,古香古色的。不大的庙里己挤满了人。几棵高大的古树遮滿了半个院子。五、六块刻着字的大石碑矗立在院子的东边,那模模糊糊的碑文是纪念刘守真吧!人们真诚地在香炉前磕头焚香,香炉里插满了长长短短的各样的香。缕缕的青烟散发着浓浓呛人的气味。然后他们又进到殿里虔诚地跪下,叩拜用彩色泥雕的刘守真塑像。有人还把红绸披到他身上,也有人把零钱放到功德箱里或抽个签算上一卦……这些都是大人们的事,我们自是在一边看热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烧完香大人们才带着我们去逛庙会。我们自是高兴地这儿瞅瞅那瞧瞧,急得他们只怕我们走丢了,让我们手拉手地走。给我们买个嘣嘣嘣,大家交换着边走边吹,一不小心吹劲大了,嘣的一声吹嘣了。弟弟嚷着要买个用糖稀吹的小老鼠,舔着吃了满脸。妹妹边走边吹着泥捏的小公鸡,尾随着大人们穿梭在热闹的人群里,好不开心!大人们看看这问问那,忙着采买他们需要的东西,直到都拿不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过了晌午回来的路上依然可以看到还有不少的人匆匆地向庙会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听大人们讲:到三月十五庙会正日子时,不仅周围十里八乡的人来很多,就连外县的人都会赶着马车来上庙烧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小时候赶庙会的情景只能在记忆的碎片里拾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戊戌年五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於古城保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