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撰文:王兆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罗公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辑:张学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爱我的"红松组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院内,有一支生气勃勃的老干部合唱队,叫"红松组合"合唱队。这支合唱队,清一色的厅级老干部,清一色的男生老顽童。两年前,我加入了''红松组合"合唱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两年多的合唱活动,让我迷上了唱歌,让我爱上了"红松组合"合唱队。我爱他的青春焕发,我爱他的歌声嘹亮,我爱他的步调一致,我爱他的拼搏向上,我爱他在历次演出中获得的良好声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红松组合"合唱队有十名成员,他们是韩宪林、刘公远、罗公平、杨恩庭、庞光明、李利民、赵长山、周平、刘福生、王兆斌。我们十名同志来自省直各个部门,平均年令在六十八岁以上。别看我们这些人岁数大,但青春不老,歌唱的劲头不减,仍像年青人一样不倦地活跃在歌唱的舞台上。人们对我们评价不菲,看过我们演出的人称我们为合唱舞台上十棵不老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合唱队有一个很懂音乐的合唱队长,他叫杨恩庭。他专门学过声乐,对唱歌十分内行。在合唱练习和演出中,他掌握局势,左右声部,带动歌唱,保证了每一次演出的合唱效果。他是当之无愧的领头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合唱队有一个诲人不倦的指导教师,他叫韩宪林。他歌唱水平高,会作曲,会指挥,能把两个声部九个人协調得一个声音一样和谐发声。他指挥并参加合唱,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每个队员。终于,严师出高徒,八个队员都成为说得出的合唱队员。每次演出结束后,面对观众的欢呼和掌声,韩宪林老师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甜美的微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合唱队有一个优秀的伴奏的手风琴手,他叫刘公远。他对手风琴演奏的娴熟不亚于那些专业人士。刘公远是一身二任焉,他既是老干部合唱团团长,又是"红松组合''合唱队的伴奏手,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家是音乐世家,父亲、姐姐和他都会手风琴。他的手风琴技术臻纯,能拉很多中外名曲。那"快乐的女战士"奏起来,令我们心旷神怡,把我们带到了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快乐场景。他一丝不苟地为我们伴奏,在他优美的琴声中,我们焕发了激情,找到了乐感,放开了歌喉。他那快乐的手风琴优如高超的驭手,鞭策我们"红松组合",在歌唱的海洋中愉快地遨游。每次演出结束后,人们在网上为他点赞:你是最棒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每个队员都分外热爱"红松组合"这个小团体,视他为歌唱摇篮,把他当做欢乐的家,愿意倾心为他歌唱,为他奉献。我们十名队员有八名居住在群力小区,路途较远,无论乘地铁还是公交车均需一个半小时,但我们风雨无阻,坚持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每当练习时,我们按高低声部站好队形,韩老师按歌曲演唱要求,从歌词到曲谱一一详细给我们讲解,对分部合唱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示范演唱。我们两个声部的队员,先是分声部练习,又集中一起合唱练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唱歌并不陌生,我们都涉足过,但高标准唱好富有合声效果的小合唱,我们显得力不从心。每当下发新的练习曲目,我们像新上学的小学生一样,认认真地熟悉曲谱,认认真真地朗诵歌词,一小节一小节地唱,一段一段地练,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推敲、琢磨,一首歌曲唱几十遍上百遍,几个月时间才能锻造成功,直到老师满意,大家评价达到效果的要求为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练习和演出中,我们以高尚的使命感和饱满的责任感约束自己,人人争取达到精益求精的境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任副团长唱高音的罗公平,对自己唱歌要求千锤百炼,他在排练室唱,在家里唱,在原野唱,在行进途中唱,一首歌达到烂熟于胸为止。唱男中音的庞光明,发声犹如大提琴奏响,对唱歌很内行。除了集中练习外,在家他也专心练习,唱给懂音乐的孩子们听,征求他们意见,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李利民是老队员,但他不骄傲不松懈不吃老本,一丝不苟地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表达歌曲的完美意境。周平是出色的男高音,曾在各大舞台上唱过多个男高音歌曲,但仍毕恭毕敬地接受韩老师的指导和指挥,他的男高音在"永远跟你走"领唱中气势非凡。男高音赵长山是多面手,是太极拳教练,是朗诵专家,又是出色歌手。他把歌唱和表演结合起来,为"革命人永远是年青"合唱增添了很多光彩。刘福生声音浑厚,发声嘹亮,他克服退休后兼职工作忙易挤掉练习的困难,争分夺秒两面跑,利用休息时间补上缺课的内容,在高音区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我参加过多次合唱排练和演出,但小型合唱是首次。我从头学起,按老师和队友们的要求改进和提高自己,在合唱中,终于唱出了自已的声音,唱出了自己的特点,为"红松组合''的成功展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多次演出,我们"红松组合"名气越来越大,但我们每个人仍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最好成绩。去年国庆节前夕,省电台拟制作一套革命传统歌曲,邀請我们合唱队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当时,时间紧,任务急,离节目播放仅一周时间。韩老师领着我们刻苦练习。在录音棚录音时,一个人一个人演唱,一个人一个人纠正,最后再组合在一起录音。完成制作时是半夜十一点。虽然很累很苦,但是我们干劲十足,觉得为党为人民做点贡献我们很幸福很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红松组合"的歌声,经常在教室,在剧场,在江畔,在原野愉快的放飞。我们的歌声,感染了很多人,启迪了很多人,教育了很多人。听我们歌唱的人,从我们歌声中吸取了营养,增添了力量,对未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充满必胜信心。我家里走上工作岗位的孩子们,听过我们的歌,他们说不仅歌唱得有气势,也使他们知道了革命成果来之不易,要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把革命大旗永远扛下去。我在家乡工作时的一位老县长,今年九十四岁,去年得了重病,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我们是忘年交,多年相知。因疫情严重,我不能去医院探望他。我用电话鼓励他,要珍惜当下,要看到光明,克服困难,坚定地向百岁人生目标迈进。我把"红松组合"唱的"革命人永远是年青"合唱录像发给他,告诉他,这是我们老同志唱的歌。当年,他也爱唱这支歌。这个四六年入党的老党员,这个斗过地主打过土豪解放后任过区委书记的老干部,被我们合唱队的歌声感染,被我们的年青人心态感染,表示,革命人就应该像青松那样永远年青,我要像你们唱歌这些同志那样,保持青春本色,好好生活下去。我又给他写了一篇《你好青春的老头》文章,鼓励他正确对待人生,好好地生活。前些天,他给我来电话,说感谢我们歌声对他的鼓励,祝愿我们唱歌的人向百年目标奋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我的"红松组合''。他用歌声锤炼了我们每个人,他用歌声影响和带动了听他歌唱的人们,我相信,他还将用歌声带领我们迎接光辉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王兆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2023.3.1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省领导原副省长马淑洁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省领导原省纪委书记李彦芝及时任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长宋铁鹏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省领导原副省长于莎燕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江英的合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