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道苏马荡快乐的大叔大婶,小区业主文化生活拾趣

远山的呼唤

<p class="ql-block">谋道苏马荡,一个最美的旅游小地方,一个宜居宜乐避暑纳凉的小地方,一个康养建身老有所依的小地方,也是一个宜学可品回味人生旅途的小地方。这里选择此地候鸟业主的几位“老顽童”,以他们健身趣事,来带动康养事业,实现在趣味活动中健康养老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一、骑行虎老夏</p><p class="ql-block">从部队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夏,年过耳顺之年,在利川谋道买了避暑房,每年都像候鸟一样携老伴从城市到乡村飞来飞去。老夏的业余生活多是骑行自行车,一辆崔克入门级碳纤维山地车,安全帽、护时护膝手套、墨镜一戴,扮像是个年轻人,十分威武。在谋道骑行苏马荡先看将军岩日出,再沿山路绕圈返回,约12公里,每天下午再来一圈至后河观日落,两圈计20公里;或沿磨刀溪至箭竹溪再折返谋道,大致也是20余公里。每天骑行,一身大汗,浑身是劲,也能达到健身目的。老夏的这种骑行锻炼还带动了小区的另几个人,大家也在暑期里骑车健身,既有锻炼目的,还可以沿途摄影取景,取苏马荡日出日落,取百丈沟的三叠泉胜景,取箭竹溪拱河桥冰瀑奇观,都十分有趣,好看好玩。夏老和骑行伙伴们的骑行健身成了来利避暑生活的必修功课。这次看到谋道人大会议通过的今年重点工作中有一项为建立谋道户外山地运动基地项目,他们特别高兴,山地户外运动特别适合骑行,并且“基地”里会有专业人员管理,会有教练,这给安全和技术提供了保障,这也会给自行车运动敞开了一道大门。老人们不为比赛,只为健身,还可沿途观景,真一举多得啊。</p> <p class="ql-block">二、快乐“佳木斯”。</p><p class="ql-block">武汉邮科院里退下来的几位工程研究设计的老专家,抱团在谋道苏马荡养老。他们都过了耄耋之年,冬去海南岛,夏天来谋道。邮科院其实并非学校,实际上是中央在汉的企业,从事邮电科学研究,本身就耳目灵,信息通。人到八十,儿孙们也都大了,不用管了,这个年龄如果身体好,则更显自由。他们被誉为是真正的“候鸟”,并且是“双栖候鸟”。冬天往南,夏天至西,在汉每年只度过短短几个月,天马行空,无忧无虑。</p><p class="ql-block">老谢总是晚饭后即拖着“低音炮”的音响下楼,博云的和谐广场面积颇大,这高山平坝上有块“光溜溜、平整整”的广场,真是适合走“佳木斯”。“佳木斯”被称为行进中的舞蹈,这种集美学、舞蹈、健身以及中医筋络穴位拍打学为一体的健身法,好学且对身体疾病有效果,很受小区居民的喜爱。国国,谢老以及李大姐等均是热心的参与者,也是“排头”领舞者。三排纵队,一字排开,蜿蜓向前。最多人的时候,和谐广场上有数百人在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声中,边行进边舞蹈,十分壮观。这成了博云的业主喜欢的一种健身方式。</p><p class="ql-block">广场的音乐舞蹈,上半节为“佳木斯”,下半节为“国标”交谊舞,“快三”、“慢四”,也挺好玩。特别是具有武汉特色的“三步踩”大家特别喜好,一步拉,两步摆,三步即是踩。有似变化的“水兵”舞步,也有些土家的“摆手舞”的味道。每天太阳西沉,余霞散尽,大家还意犹未尽,款款而去。</p> <p class="ql-block">三、“何紧走”,老何喜漫步,紧走是别人起的浑名,其实老何也狂走、暴走,多的时候是漫步。漫步磨刀溪是镇上候鸟居民的专利,这几年镇里加大了磨刀溪流的专项治理,溪流经过镇上水处理厂再向下游流淌,变得清亮许多。前几年镇里还投资沿镇上至铁丰村的溪流旁铺设了一条“红地毯”的水泥路,总长度约模三公里。一小时20分走个来回,听流水潺潺,听春燕呢喃;观古桥跨溪,看庄稼生长,别有风味;在这条路走的人不在少数,人群里,常常可见到“何紧走”。</p><p class="ql-block">“赵喊山”,其实正名是汉三,也是个在林海云天住的业主别名,他是喜爬山路陡行。在苏马荡上的行走是一边逛景一边沿山路行走,山道的步行用力要大得多。对苏马荡上的风景人文要去品味和鉴赏。俯瞰磁洞沟的农作物生长,观牡鹃如锦绣般的盛开,眺齐岳山风车矩阵,看乌龟石在风中伸缩,以及观察将军岩的头顶发型变化,都会有一些启示和感悟。赵老师是画家,每次观山景都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几年一些小区里自已修建起小区环道也挺适合业主们的饭后茶佘行走,如博云小区里的“百步亭”行走,适合雨天漫步,木地板,有天棚,不湿脚。漫步不用计数,一个单程一百步,人们可并肩而行,边走边谈,雨中观花赏石也颇有趣味,“大花”姐妹则是“百步亭”的常客。</p><p class="ql-block">还有苏马荡上的“罗汉石”农庄,不光美食有味,农庄打造得也颇有特色,士家竹楼掩映在绿树之中,江南曲径,土家壁画,小桥流水,罗汉打坐等天然造型,人工做景交织在一起,浪漫逼真。漫步其中,浮想连翩,不由人心旷神怡。“安德罗夫”则是罗汉石常客,老安的名也是人家给起的,安所长家里来客必上罗汉石农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文化品味还高着呢!</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快呀,清明过后,天又会暖起来了,山上候鸟又会飞回来,远方的客人也会把家还。这正是:</p><p class="ql-block">候鸟翩翩至,山门徐徐开。巧手绘新图,老桩春常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