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当前,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面对多重影响健康的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特别是突发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危害巨大的情况,我们要以新的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着力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p><p class="ql-block">要把坚持新的理念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工作指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百姓的健康当作天大的事来抓,坚持公益性,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让大多数人受益,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注重强基层、补短板,聚焦社区、农村,通过人才培养、对口帮扶等措施,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p><p class="ql-block">要把注重共建共享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化跨部门协作,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环境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好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城市滘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快智慧城簪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等,实现感知、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p><p class="ql-block">要把实现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人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p><p class="ql-block">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我们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就一定能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扩大优质健康资源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