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联合办学促发展 协同育人谱新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与经开一中联合创新实验班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加强张家口市一中与经开一中联合创新实验班教学教研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联合创新实验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3月16日,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六年一贯制级部许文慧主任、教研组长马宁、王仲彪、刘兰勤等13位老师来到经开一中,与经开一中教师开展语、数、英三科同课异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孙晓娜老师与我校李慧老师针对七年级下册中的《老王》一课进行了不同的演绎:</p> <p class="ql-block"> 孙晓娜老师的课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她通过课前预习修改课堂设计,从情景设置开展教学,组织学生介绍老王,提出问题,进而体味老王的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 李慧老师根据学情逐层深入,她从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语言品析、探讨主题情感三大主块延展开来。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扎根基础知识、学生参与度高。</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一中语文教研组长马宁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学习、研究、实践”等多方位的引领。她认为两节课真正做到了以问题导学,驱动思考,助推学生积极投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融合自然。马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知识框架的构建,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杨春艳老师和我校李正英老师同课异构内容为《乘法公式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杨春艳老师设计思路清晰顺畅,环节紧凑,层层递进;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师生互动频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李正英老师课上以题带知识点,围绕三个类型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课堂题目设置有梯度、有高度、有难度,学生通过思考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一中数学教研组长王仲彪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术,建议老师们在课堂的实践中切实注重学情,把控课堂节奏、引导发现总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进而增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周惠冰老师与我校殷百灵老师就七年级英语Unit3 School Life—Lesson 13 How Is School Going?为研究对象,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周惠冰老师以不同国家学生的校园生活为背景的视频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清晰,通过角色扮演、操练句型来巩固对话;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课堂氛围活跃;通过游戏巩固学习成果,寓学习于游戏。</p> <p class="ql-block"> 我校殷百灵老师课前插入本课相关视频,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Free talk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步步深入,启发学生思考;以多种不同的题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切实有效的答题活动,整结课节奏清晰,很好的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一中英语教研组长刘兰勤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课视频导入,词汇量大,很有梯度;殷老师的课,听说读写渗透其中,扎实基础,对接中考,使初高中新课标相互融合。</p> <p class="ql-block"> 共享、共研、共发展!张家口市一中与经开一中以联合创新实验班为纽带,在学校教学、教研、学生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建构课程实施、教学问题、实证研究、反思改进的两校融合教研范式。两校以真诚务实的合作态度,借助各自优势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协同育人的合作目标,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满足经开区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