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Great song red mansion dreams</p><p class="ql-block"> 雪芹原著石頭記,</p><p class="ql-block"> 後來譜曲王立平。</p><p class="ql-block"> 一腔悲唱人間事,</p><p class="ql-block"> 回首再讀紅樓夢。</p><p class="ql-block"> 馬來學者劉寶軍教授曾經有緣陪同紅樓夢作曲王立平老師在吉隆坡檳城高山等地游覽,有感寫下這首詩。</p><p class="ql-block"> 王立平教授為滿族,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曾為許多電影、電視片、電視劇、廣播劇等作曲,《西游記》主題曲《敢問路地何方》《少林寺》主題曲《牧羊曲》《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戴手銬的旅客》主題曲《駝鈴》《哈爾濱的夏天》主題曲《太陽島上》以及《大連漫游》《潛網》《大海在呼喚》《琴思》《夕照街》《徐悲鴻》《香魂女》《火燒阿房宮》《北京記憶》等歌曲。這些聞名遐邇的歌曲,應該影響了幾代人。</p><p class="ql-block"> 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的音樂作品大家耳熟能詳,其中的 《枉凝眉》《紅豆曲》《葬花吟》等風格各異而又主題鮮明的插曲,道出了紅樓兒女的愛恨情愁,至今仍被人們稱道。做為文人,劉寶軍也很喜歡王立平的歌曲并且受影響極深。記得一次從馬來半島北部吉蘭丹州繞海岸線去登加樓州,給一官方朋友電話約好下午見面。一人驅車,看到海岸線路風景特別漂亮,尤其在椰林樹影下喝茶觀海聽紅樓夢音樂,風景優美,唱曲繞繞不絕,超級享受。便給朋友打電話,改在第二天早上見面了。</p><p class="ql-block"> 在半島北部檳城遊考時,王立平與海南會館總會長拿督林秋雅、王夫人,一起登上檳城的最高峰升旗山,從那個山上可以俯瞰到檳城的美麗景色,包括連接半島與檳城本島長達13公里的著名跨海大橋。以及可以遙望到壯觀美麗的半島奇景。同時,山上制高點的賓館上一起茗茶賞花。那裡也是當年才子郁達夫、康有為登山看景的地方。眼前風景如畫,身旁好友做伴。劉寶軍還特意準備了紅樓夢的歌曲供大家一起欣賞,其音裊裊,不絕如縷。</p><p class="ql-block"> 在與王立平的馬來游历中,劉寶軍與王立平交談甚欢。對曹雪芹的《紅樓夢》,王立平的體會是“一朝入夢,終生不醒”。那時候王立平30多歲,萌發了寫一部《紅樓夢》音樂的念頭。</p><p class="ql-block"> 1982年,王立平如愿以償,獲得了跟曹雪芹的《紅樓夢》用音樂結緣的機會。在翻閱了《紅樓夢》的所有版本后,他確定了音樂的基調——“滿腔惆悵,無限感慨”。“這個惆悵和感慨,既是曹雪芹筆下人物的,也是曹雪芹的,還是我們今天的再創作者的,更應該是觀眾們的。音樂應該是溝通故事人物和今天的觀眾、曹雪芹筆下的時代和現今時代的橋梁,并且是真正中國的,能為今天的人們所理解和感動的。”</p><p class="ql-block"> 而《紅樓夢》主題歌的確定,也經過了反復思考和推敲,最后確定用《枉凝眉》作為主題歌,王立平的理由有三:一是一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揭示了寶黛愛情的主線;二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預示了結局;三是詞句優美,是一首可詠可嘆的極佳歌詞,可入樂。最后就有了那首一唱就令人心動的《紅樓夢》主題曲。</p> <p class="ql-block"> 劉寶軍2016年與王立平教授(左)在檳城</p> <p class="ql-block"> 2016年王立平教授在馬來時為劉寶軍題詞留念:“一朝入夢,終生不醒”。</p> 劉寶軍與王立平教授(左)在檳城下榻处交谈。 檳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