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校为了积极落实教学常规中的有关目标,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大各学科课程理念和校本教研的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观课议课的有效实施。特在本学期轮教的基础上开展了观课议课的活动,为的是将我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月10日低段语文组六名教师完成了轮教课。在此次教学交流活动中,我校语文老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引领学生在赏析浩如烟海的千古文章时,汲取人格精神的春雨秋露。</p> <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讲授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 《传统节日》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节日的童谣,讲的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让学生从中认识、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并知道每个节日的具体时间。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先借助图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一匹出色的马》</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读促悟,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想象画面、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变化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互动的表演设计轻松愉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力,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p> <p class="ql-block"> 《陶罐和铁罐》</p> <p class="ql-block"> 孟老师这节课以寻罐启事导入课堂,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到他们不同的内心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从而展开了激烈有趣的表演,由读到演,由演到悟,轻松愉悦地揭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p> <p class="ql-block"> 《鹿角和鹿腿》</p> <p class="ql-block"> 元老师这节课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用朗读这一语文教学的永恒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教育思想。元老师通过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和运用多种多样、有趣生动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朗读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与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通过感受鹿前后的心理变化,从而感悟道理。</p> <p class="ql-block"> 《小公鸡和小鸭子》</p> <p class="ql-block">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裴老师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p><p class="ql-block"> 再让学生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时话。并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p><p class="ql-block"> 裴老师说,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激荡课堂中的生命。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跳、一起读、一起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紧紧拉动孩子们的童心童真,用全身心地浸入来浸润课堂中几十个鲜活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课后,同教研组进行评课议课,务实求真、直言不讳,相互提醒、互相指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现了亲人般的关心和友爱。</p><p class="ql-block"> 浓厚的学校教研氛围,为构建高效课堂起到引领的作用,一个成功的、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站稳讲台,上好课是一切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的基础;同时推动了教学意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课堂的有效和高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我们振奋精神,扬帆奋进,为自己、为学校去争取更大的荣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