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档案学校。外出博物馆记录

.

<p class="ql-block">隼形目(学名:Falconiformes)是脊椎动物亚门鸟纲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p><p class="ql-block">隼形目嘴爪强大弯曲,蜡膜裸出,两眼侧置,除鹗外外趾不能反转;尾脂腺被羽;羽色以棕、黑、白为主,腹面的颜色比背面的颜色浅。它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肉食性。其在世界上分布广泛。</p> <p class="ql-block">剑齿象是哺乳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象科、剑齿象亚科的一属,已经灭绝,在1200万—100万年前生活于亚洲和非洲,由它产生了现已灭绝的猛犸象。这一类象的头骨比真象略长,腿也长,上颌的象牙既长且大,向上弯曲 ;下颌短,没有象牙;颊齿齿冠较低,断面呈屋脊形的齿脊数目逐渐增加;晚期进步的剑齿象,第三臼齿齿脊数多达10条以上。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1973年11月,在甘肃省合水县板桥公社境内的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剑齿象化石,高4米,长8米,门齿长3.03米,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命名为黄河剑齿象(Stegodon huanghoensis),简称“黄河象”。</p> <p class="ql-block">亚洲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别名狗熊、黑瞎子、狗驼子、西藏黑熊、喜马拉雅黑熊、月牙熊、黑娃子,是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动物,共有7个亚种,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1]看动物保护</p><p class="ql-block">亚洲黑熊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山地森林中。[2]亚洲黑熊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黑熊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夜晚活动,杂食性,善爬树、游泳,视觉差,嗅觉、听觉灵敏,有冬眠习性。</p> <p class="ql-block">穿山甲(拉丁学名:Manis),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属哺乳动物,是世界上唯一一类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p><p class="ql-block">穿山甲没有牙齿无法咀嚼,靠舔食蚁类为生,其为了捕食蚂蚁会装“死”吸引蚂蚁[1]。穿山甲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居住在陆地上的穿山甲勤奋地疏松土壤,让植物种子得以发芽;而那些居住在树上的穿山甲,会吃掉蛀食树木的蚁类。</p> <p class="ql-block">野猪(学名Sus scrofa)又称山猪是哺乳纲、猪科偶蹄动物。</p><p class="ql-block">野猪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有一些差异,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可生育后代。</p> <p class="ql-block">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也称作猫熊、竹熊),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一般为80-120千克,有着锋利的爪子和标志性的内八字行走方式;体色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生活在野外的大熊猫寿命为18-20岁,人工饲养可超过30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