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爱吃的小笼包

三不散人

<p class="ql-block">  小笼汤包是江南有名的点心,也是我儿时最爱。那时我生活在农村,父亲偶尔出差去芜湖市,总会记着用大搪瓷缸子给我带点老字号同庆楼的小笼包子,咬一口连汤带汁的,鲜美无比。在那个物质匮乏、一个月难得吃几次肉的时代,小笼包子可谓美味不可多得。</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创的同庆楼的小笼包具有“皮薄馅大有汤汁”的鲜明特征,吃法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一次父亲带我一起去芜湖,还专门去同庆楼去吃小笼汤包。一看到那晶莹剔透热气腾腾的包子,我的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夹起一只包子就咬了一口,那汤汁把我烫的惨叫一声,哇哇大哭。过了好多年爸妈还拿这件事嘲笑我嘴馋好吃。</p><p class="ql-block"> 后来长大了再去芜湖,却找不到同庆楼了,亲戚告诉我现在“耿福兴”的小笼汤包是最好的了,就去步行街的古色古香耿福兴。他家的小笼包味道的确也很好,只是找不到同庆楼还是有点怅然若失。</p><p class="ql-block"> 中国各地到处都会做包子,我吃过天南地北无数种包子,可是无论是天津的狗不理,上海城隍庙的南翔小笼包,还是北京的台湾鼎泰丰小笼包,在我心里都比不上老家的小笼汤包让我一想起来就垂涎欲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