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走一趟”。</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8日(周六),宁波老年开放大学太极拳班师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重游爱情圣地———宁波海曙梁祝文化公园。凄婉经典之作《梁祝》旋律响起,师生们一起习练太极拳。</p><p class="ql-block">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p><p class="ql-block">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p><p class="ql-block">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p><p class="ql-block">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离别在楼台;</p><p class="ql-block">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p><p class="ql-block">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p><p class="ql-block">泪染双翅化彩蝶,双双翩翩花丛来;</p><p class="ql-block">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p><p class="ql-block">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中国古代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借用西洋乐器的优势来表达中国古典乐曲的一次有利的尝试,它充分体现了洋为中用的可行性。此曲既发挥了西洋乐的优势,又充分地发挥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有别于西方交响乐。直到现在西方国家的一些著名的乐团想把《梁祝》演奏得非常到位、非常得体,可绝非易事。因为它是在西洋乐的框架下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营养(越剧)。</p><p class="ql-block">这部绚丽多彩、真挚感人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作品,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被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在1960年第3次全国文代会上,与其他一些文艺杰作被誉为:“是一个阶段,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该曲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化协奏曲形式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名作之一。</p><p class="ql-block">蝴蝶是吉祥美好的象征。蝴与福谐音,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在装饰性的花瓶上,人们常把瓜、蝴蝶画在一起,谐音瓜迭绵绵,展示对丰收的祝愿、子嗣的延续,蝶还与耋同音,蝴蝶又被作为长寿的借指,指人们希望梁祝一样的爱情天长地久永不分离。</p><p class="ql-block">《梁祝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梁祝故事千古传,</p><p class="ql-block">终身大事结姻缘。</p><p class="ql-block">山伯爱恋祝英台,</p><p class="ql-block">天长地久不分开。</p><p class="ql-block">健康养生太极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修炼神韵显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师生情意真切切,</p><p class="ql-block">祈愿未来可期待。</p><p class="ql-block">彩蝶双飞共婵娟,</p><p class="ql-block">阖家幸福共平安。</p><p class="ql-block">三江汇聚入东海,</p><p class="ql-block">情深意长流悠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季常青容灿烂,</span></p><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作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能让身心得到滋养,让神灵与自然融合融合!</p> <p class="ql-block">《太极文化典》</p><p class="ql-block">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p><p class="ql-block">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p><p class="ql-block">爱情永恒,太极一生。生命不息,练拳不止。</p><p class="ql-block">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太极拳,对领悟人生哲理与智慧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是中华民族与武术辩证的理论思维、艺术、指导和中医的完美结合。以中国传统儒道中的阴阳辩证思想为核心,兼具养气、养生、武功等多种功能,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文化。 作为一种充满东方宽容思想的运动形式,意、义、气、形、神的练习与人类生理、心理的要求非常一致,对人类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功能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它同时还保持了健身、娱身、瘦身、医身和防身等五大功能。</p><p class="ql-block">练拳炼人,拳练一生。这句话意,包含了“人练拳,拳练人”,“既炼身,更炼心”。拳谚说:“外练筋骨膜皮毛,内练意志精气神。”其中心理意志是支配着一个人能否把拳练好,特别是能否“拳练一生”的根本所在。</p><p class="ql-block">生命不息,练拳不止。</p><p class="ql-block">拳谚说:“学拳三年,丢拳三天。”又说:“一日练,一日功;十日不练,百日空。”</p><p class="ql-block">太极拳的运动量可大可小,架式可高可低,速度可快可慢,是老少妇孺无不相宜的。</p><p class="ql-block">通过长期练习太极拳时的“慢中求功”、心平气和、全神贯注等具体要求,逐渐地磨练出日常处事的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养成“诚以待人,毅以治技”,心地宽阔,富有涵养等等良好习惯,从而使自己在心理上能经常保持平衡和坦荡长乐。</p><p class="ql-block">《易传象乾》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载万物而成其广,海纳百川而成其大。人也应该效法,大地、海洋这种雍容大度,虚怀若谷,无所不容,会通万物。</p><p class="ql-block">《易传系辞》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描述和颂扬宇宙万物富有日新、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和根本性质。</p><p class="ql-block">“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认为,人应当效法大自然劲动不息的刚健性格,在这有限的一生中应该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自己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赋予这有限的生命以永恒的意义,从而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习练太极拳,应认真倾听老师的真知灼见与示范,坚持学恒有贵,养生健体,共享新时代,美好向未来!</p><p class="ql-block">老师教的兢业,学生收益匪浅。通过此次郊游,进一步增进师生情谊,不断凝聚班队向心力,促进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彼此包容信赖,合作愉快,达到预期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