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7日上午,吴兴区孟丽芳美术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在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举行本学期第一次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新课标学习感悟,探讨单元教学设计,工作室成员王彧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和课后研讨四个环节。</p> 新课标学习感悟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理解新课标,领悟美术的美育内涵,工作室导师孟丽芳开展了新课标的解读与分享。工作室的老师们认真研读新课标,凝练核心素养,把握课改精神,践行课标新理念。</p><p class="ql-block"> 基于新课标的学校美术教学,老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p> <p class="ql-block"> 黄春兰老师:本次新课标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体现在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新课标在核心素养上方面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均以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到以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再到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的“综合探索”;教学实施方面转变为整体、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傅梦兰老师:通过学习研讨,我进一步明确了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多要求的新课程理念。让我感悟颇多的是关于单元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一课一练的形式,以一课多练并层层深入的作业形式来展开美术教学。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美术工作中不断创新,扎实工作,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王彧老师:本次新课标的学习除了以美术和音乐为主线之外,还融入了舞蹈、戏曲、影视等内容,这证明整个社会对艺术的认知水平在提高。作为教师,专业素养也需要不断提高。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本学科的知识,更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进行艺术学习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学科融合的魅力。</p> 研讨单元教学设计 <p class="ql-block"> 研讨过后,孟丽芳老师就关于单元课设计的相关问题结合自己的案例为学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之后孟老师指出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需要多融入传统文化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设计。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对于推动教师研究教学、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对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逻辑与思维逻辑,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赋有逻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 观摩展示课 <p class="ql-block"> 之后,工作室全体成员聆听了王彧老师执教的《田园风光》。王彧老师用报纸中的田园图片导入本课的教学,与现今关注田园的实事相结合。王老师以块面、色彩、构图为重难点,用撕纸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农田的形状,利用黏土快递分割出农田,使其直观的感受到画面的组成。又引用大卫•霍克尼的田园作品,带领学生发现构图方法和近大远小的原理。</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多种材料的使用中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幅幅半立体作品,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创作出心中的美感。同时又以关注农业的情感教育为主线并拓展到农业生产和科学家,把课堂的各个部分贯穿起来,提升了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共情能力。</p> 课后研讨 <p class="ql-block"> 课后,先由王彧老师回顾课堂并发表自己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想法和感想,随后工作室导师孟丽芳老师及其他成员都对王彧老师的课做出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大家认为:王老师备课充分,对本课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与创新,教学重难点明确,思路清晰明了。课堂中有效的引领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的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并且能够把课堂大胆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和合作,同时黏土的加入使整体的效果更加新颖和有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此基础上,孟老师也提出了问题:如果将本课设计成单元整体教学,第二课时应该如何设计?对此工作室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轻松而又热烈的研讨氛围。</p><p class="ql-block"> 最后,孟丽芳老师总结了本次工作室的研讨活动,同时倡导大家聚焦新课标,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美术核心素养目标,从学生学情和素养发展需求出发,“做”中“学”,“创”中“学”。让自己在学科实践中与美同行,携美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