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看大场

薛采高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六塘河边。</p><p class="ql-block"> 河水静静东流,无私浇灌着沿岸的土地,也见证了沿岸农民的收割栽种。</p><p class="ql-block"> 收获季节帮助看大场,是我们儿时记忆中唯一能参与的农活了!</p> <p class="ql-block">  天热了起来,大半年不见踪影的布谷鸟不知从哪里旅游回来了,一大早就“呱谷、呱谷”地叫个不停。上学时路过李大爷家的晒场,看到他正在往大场上浇水,明白了,马上就要收麦子了。果然放学回家,就看到大场上的杂物已经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地面被压的平平整整,角落里闲置半年的大石磙也挪到了场边,忙活了半天才停下,好像还在“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p> <p class="ql-block">  接连几天,我们都自顾自地上课、放学、吃饭。大人们都早上出门,很晚才带着一身汗腥和疲惫回到家里。而村口的大场上逐渐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麦垛的时候,我们意识到,麦子收割已经结束,大人们今年的夏收的决战又要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果然中午得到通知,晚上放学去大场,不要回家吃晚饭了。下午学校也宣布从明天开始放三天麦收假,黄金铺地,老少弯腰,毕竟老师家也有麦子要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这些儿童团也要派上用场了。</p> <p class="ql-block">  放学来到大场,几家互助的劳动力都到了,堆满麦垛的场地上已是人声鼎沸。脱粒机在不知疲倦地轰鸣,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尘土。男人们负责堆垛,女人们负责喂麦,几十口人流水线般的作业,忙的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我们在旁边转悠想帮忙,可是到哪儿得到都是训斥:“别添乱,一边玩去!”唉!满腔热情,却换来一盆盆冷水,真让人无语……</p> <p class="ql-block">  和大人们一起吃完晚饭,精力过剩又没有用武之地的孩子们就成群结队地一家一家大场闲逛,跑累了就在嘈杂的场边凉床上躺下,下半夜醒了小解,看到场上还是一片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大人们顾不上我们,就又昏昏然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晌午,我们终于上岗了。半边场上晾着一层厚厚的麦秸,这是拾边地小刀收割的零星麦子,无法用机器脱粒。牛把式赵大爷把老水牛套上器具和石滚子,随着两声清脆的鞭响,牛儿“吭哧吭哧”地埋下头,后脚用力地蹬地,木头的牛梭子深深陷入脖子的皮肉之中,沉重的石滚子缓慢地滚动,碾过厚厚的麦层,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两圈过后,原来桀骜不驯的麦秆就低下了头,蛰伏在地面上了,牛也轻松了不少,石滚子转动的轻快起来。赵大爷热的脱光了膀子,悠闲地扯着嗓子唱了起来:“呦呵呵,啊嘞嘞……”不甚动听,反正我们也听不懂。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却大声吆喝起来:“快,拿过来!”我们赶紧把准备好的粪兜拿过去,赵大爷接着兜住牛屁股。牛儿也不停步,大块的牛粪“吧嗒吧嗒”地落在粪兜里,潮拉拉、热乎乎的,散发出一股腥臭味。牛的肚子真大,好一会才拉完,我们两个人抬着,捏着鼻子把它倒进粪坑,又回到场边待命。这是我们的第一件任务,叫“捧牛屁股——等屎”!</p> <p class="ql-block">  下午,扬场开始了。两人一组,都戴着草帽。男人都是老把式,站在下风头,前腿弓,后退蹬,手中紧握的木锨往麦堆里一插,铲起不多不少的麦子,双手随身后迎风拋去,锨中的麦粒如天女散花一般,欢天喜地地奔向天空,灰尘和麦皮被风吹的四散,麦子在地上堆成了一道鱼脊。女人拿着扫帚,及时地把残留的没有打下的麦穗扫到外边,一扬一扫,配合的十分默契。“会扬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一出手就分出了高下,我们看李大爷扬的最高,自然落下的粮食就最干净,都在心里把他评为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一时间,大场上锨影此起彼伏,空中烟尘弥漫。我们拿着小扫帚,负责把扫出来的麦穗装在簸箕里,集中堆放到到大场的角落。没过一会儿,就浑身沾满了麦芒,满脸布满了灰尘,出点汗用手一抹,就变成了唱戏似的大花脸。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件任务,叫“麦场打杂——扮花脸!”</p> <p class="ql-block">  虽然已经是大花脸了,可是我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往下风头跑,让身上落下更多的灰尘,因为多半扬场结束后,大人们会说出一句:“泥猴子似的,去河里洗洗去吧!”这可是入夏以来我们最期待的一句话啊!</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就进入麦场晒场的环节了,每天早上大人把麦堆摊开,日落前再堆起来。早上大人摊完麦子后,发给我们一个小铜锣,那是武器;每人两块大糖饼,那是午饭;偌大的麦场,就正式交给我们了。按照分工,我负责防守水塘里的鸭子,弟弟负责撵走偷袭的鸡,妹妹负责驱赶那些厚脸皮的麻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妹妹烈日下站在大场中间,把铜锣敲的震天响;弟弟则把偷偷摸过来的鸡群追的四散奔逃;我馋嘴的把鸭子赶下水塘还不算,还用土坷垃砸的它们到处躲藏。可时间一长,我们就坚持不住了,每到中午,就累的跑不动了。麻雀和鸡还好,远远的见到,猛一敲锣,就吓跑了,可是狡猾的鸭子最讨厌,稍不注意就溜上来,张着扁长的大嘴一顿猛吃,真是防不胜防。后来我们想了个主意,把凉床抬到塘边树荫下,卡住它们上岸的必经之路,这才彻底打消了它们偷吃的念想,惹的它们在水里绝望地狂叫。这是我们后两天的任务,叫“敲锣打鼓——撵鸡赶鸭!”</p> <p class="ql-block">  当然,无聊的时候,偷偷拿出扑克牌玩几把小猫钓鱼,也会学着大人拿着工具,给小麦翻翻身。</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乐此不疲也是有秘密的!每天中午的时候,都会有小贩推着自行车在场边转悠,一块糖饼可以换一根冰棍加上一根小瓜。可惜冰棍不能保存,我们俩天值班藏在草垛里的小瓜可以吃好几天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