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文昌中学政治组组织了“追忆革命烈士——许侠夫”活动。通过参观访问侠夫中学、许侠夫烈士故居及其亲属,了解到烈士的工作和生活及与敌人斗争、不畏牺牲的光荣事迹,从革命前辈勇往直前的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主要分为:至侠夫中学交流学习、参观侠夫烈士故居、瞻仰侠夫烈士雕像三站。</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至侠夫中学交流学习。政治组一行老师来到侠夫中学,听林校长介绍侠夫中学与许侠夫烈士之间的渊源,听侠夫烈士后人许先生介绍侠夫烈士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文昌市侠夫中学简介</p><p class="ql-block">文昌市侠夫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以革命先烈许侠夫名字命名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校址位于文昌市东阁镇东阁墟中街127号。</p><p class="ql-block">学校占地面积约90亩,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生300多人,教职工40人。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现有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图书馆一栋,藏书14033册;艺术楼一栋,设有音乐、美术、舞蹈专用训练室;科学馆一栋,设有物理、化学实验室、贮藏室、电脑室、多媒体功能室、职能办公室、会议室和广播室。教职工套间楼二栋,教职工周转房三栋,学生宿舍楼二栋,学生食堂一栋。学生活动场地有1个标准运动场,1个标准游泳池,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篮球场。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种植区等四个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校园绿化面积达90%以上。</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学校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科学管理、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以“学生刻苦学习,心怀梦想,快乐生活,身心健康成长;教师爱岗敬业,教有所长,享受工作,生活阳光向上”为办学目标,以“弘扬侠夫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奋发图强,勇于担当”为学校精神,恪守“立德、树人、励志、发展”校训,打造“文明、诚信、勤劳、上进”校风,建设“真爱孕育希望敬业培育英才”教风,营造“善思、乐学、勤奋、合作”学风,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盲才”的教育使命,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在市教育局党委及东阁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心人士及校友的大力支持下,侠夫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坚持“五育并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战胜重重困难,学校终于破茧而出:2021年学校获得文昌市中考综合评价三等奖和进步三等奖;2022年办学成绩再上新台阶,有六名学生被文昌中学录取,六名学生被文昌市华侨中学录取,其中黄敏同学以781分的优异成绩被文昌中学A线录取。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多次获得上级领导高度肯定,赢得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如今,为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为全面提升农村中学办学质量,侠夫中学将继承革命烈士精神,满怀信心改革,不断创新,在乡村教育这片广阔天地展翅飞翔!</p> <p class="ql-block">许侠夫烈士生平简介</p><p class="ql-block">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中共琼崖一大代表中就有这样一位“大侠”,为改变琼崖黑暗落后的社会现状而奔走呼号。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唤醒了千千万万民众的觉醒,他就是中共琼崖地委宣传部长许侠夫。</p><p class="ql-block">许侠夫(1901~1927),原名许声鹏,字秀南,海南省文昌县东阁镇玉山村人。虽出身贫寒,但勤敏好学,敢作敢为,常因指出老师长辈之错而受到责备。1921年被迫随兄长到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谋生,白天干活,夜晚潜心求学。1923年春,回国后就读于暨南大学。通过阅读书刊,接触马列主义。1924年随暨南大学迁到上海,与王文明、陈垂斌、叶文龙、罗文淹、黄昌炜、周逸、符向一、郭儒灏等人一起组织琼崖新青年社,出版《琼崖新青年》(半月刊)杂志,宣传革命思想。</p><p class="ql-block">1925年投身于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派回琼崖参加党的领导工作。6月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随后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教员身份,在师生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亲自写作各种文章,既是琼崖地委宣传工作的领导者,也是宣传一线的战士,他以笔杆为武器,和各种封建落后思想作斗争,成为深受琼崖青年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22日,琼崖国民党当局发动反革命事变后,潜回文昌县农村,以特派员的身份领导文昌县党组织的工作。在家乡文昌,许侠夫如鱼得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特长,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1927年6月,文昌县第一次党代会在溪西村(现文教镇)召开,成立了中共文昌县委,许侠夫担任第一任县委书记。七八月间,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在宝芳乡正式成立,建立了100多人的文昌讨逆革命军(后改称工农革命军),许侠夫任中共文昌县委员会书记和讨逆革命军党代表。率部转战于文昌县的东北部地区,先后在湖山、文教、宝芳、新桥、水北等地与国民党地方武装展开激战,给对方予以沉重打击。同年12月4日,率部在水北乡赤土村集结时,遭国民党地方武装和驻防军的包围,在激烈的突围战中,中弹牺牲。时年仅26岁。</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参观侠夫烈士故居。结束在侠夫中学的参观交流后,许先生带我们来到了侠夫烈士的故居,并向我们介绍了侠夫烈士革命、生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瞻仰侠夫烈士雕像。结束了烈士故居的参观后,政治组一行老师随即到达侠夫烈士雕像处一同瞻仰。</p> <p class="ql-block">我们重温了许侠夫烈士的英雄事迹,大家都感慨不已,我们一定会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发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