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邮票欣赏:中国民间舞蹈(第二组)

丰年好大雪

<p class="ql-block">特.53【中国民间舞蹈(第二组)】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p><p class="ql-block">1963年06月15日发行</p><p class="ql-block">1963年06月15日,为了反映中国民间舞蹈的繁荣景象,邮电部发行了特.53【中国民间舞蹈(第二组)】特种邮票一套6枚。版式一为1版6张。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布依族织布舞】【哈萨克族双人舞】【鄂伦春族鄂伦春舞】【高山族劳动舞】【苗族芦笙舞】【朝鲜族扇舞】</p><p class="ql-block">这6枚画面均采用我国画家倪常明创作的原画进行设计。这组邮票人物造型简单,抓住舞蹈中典型的瞬间加以描绘,富于动感。在色彩上,用黄色作底色,衬托舞者鲜艳的服装,使人感觉既绚丽多彩,又不杂乱,烘托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通过观赏邮票,便能领略中国民间舞蹈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布依族织布舞】通过象征织布的有趣动作,表现劳动人民热爱劳动追求幸福的情景。</p><p class="ql-block">织布舞,是布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以此歌颂布依族妇女勤于耕作、善于纺织的品德。织布舞以轻巧的舞蹈动作,真实地描绘布依族姑娘从开荒、播种、采棉、抽纱、纺线到织成布匹的生产劳动过程,表现出她们终年辛勤劳动的形象。乐曲、歌词多采用民间流行的《种棉歌》。</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双人舞】这是盛大集会和节日中演出的一种歌舞,男的弹起“冬不拉”,女的转起彩裙。舞蹈热烈欢快,表达了人们幸福喜悦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族鄂伦春舞】这是行猎归来和狂欢时跳的舞蹈,内容多半述说狩猎生活,表达猎人们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鄂伦春族的舞蹈一般都是边歌边舞,它的舞蹈来源于生活,体现的都是鄂伦春人的生活内容,由于生活地域的偏僻与生产方式的单一,民族舞蹈多以模拟动物姿态的自娱性歌舞为主。每当狩猎归来,一家老小围篝火饱食猎物后,便随歌起舞。</p> <p class="ql-block">【高山族劳动舞】这是台湾高山族舞蹈,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精神和劳动中欢乐喜悦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高山族早期的舞蹈以反映狩猎和捕鱼活动为主。后期的舞蹈,多数表现农耕兼渔猎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劳动舞,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色彩。高山族的舞蹈矫健、优美,富有节奏和激情,充分表现出高山族人民奋发豪迈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苗族芦笙舞】以芦笙伴奏,曲调优美,舞步轻盈、潇洒。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p><p class="ql-block">芦笙舞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和风俗性芦笙舞。芦笙的伴奏,曲调优美,舞步轻盈,鼓点铿锵,舞姿纯朴,表现了山民耕作、狩猎的生活情景,风格粗犷剽悍。</p> <p class="ql-block">【朝鲜族扇舞】朝鲜族扇舞为延边舞蹈。舞者彩扇摇拽,长裙旋转,舞姿轻盈柔和,优美动人,象征着和平幸福。</p><p class="ql-block">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歌舞之乡”著称于世。朝鲜族的扇舞,动作细腻,节奏多变,它以朝鲜族女性舞蹈活泼、优美的特点表现纯朴、善良的民族精神和雅而不俗的民族性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