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让我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充分掌握"法治"专题教学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实效性,2023年3月17日从化区教师发展中心在河滨小学举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专题课例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业务干部、区教研会理事、中心组、各校学科组长及五年级教师等。</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为继续推进落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活动分四个环节,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陈小玲主持。</p> 一 课例研讨 <p class="ql-block"> 街口街团星小学陈惠群老师和河滨小学五(4)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课例是五年级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整节课陈老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来了解更多知识,真正做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p> 二 互动点评 <p class="ql-block"> 课后,新城小学邹美彩、河滨小学李锦云、禾仓小学江月英、鳌头第二中心小学曾碧云、禾仓小学刘桂河、同心小学林烟芬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她们认为陈老师能依托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法治意识。教学过中陈老师调取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学校附近公共设施图片、视频、表演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体验公共设施便利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辨别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侵犯他人合法公共权益的行为;了解我国为保护公共利益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学生明白要依法依规维护公共利益。</p><p class="ql-block"> 同时,她们觉得,如果陈老师能挖掘出学校公共资源进入课堂,如:学校的图书馆、卫生间、课桌椅等,可能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发现校园里的公共设施与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p> 三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从化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会副会长、河滨小学的钟慧娟老师做题为《做好价值引领,培养法治信仰》的讲座。钟老师精彩的讲座,钟老师非常吸引人的开场白:有学生参与,有老师互动,钟老师娓娓道来,她从法治信仰的定义,法治信仰与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的关系,法治信仰的核心内容、法治信仰的形成过程,层层深入进行阐述,最后她重点向我们讲述如何做好学生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法治信仰。钟老师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教学中实践。</p> <p class="ql-block"> 鳌头镇人和小学郭娟妹老师做题为《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法治意识》的讲座。郭老师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低、中、高三个学段对法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出发,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相关主题,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她提到的通过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创要生动的教学情境,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渗透法治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遵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法律意识,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p> 四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环节了,从化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婉萍部长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李部长对本节课例、专题讲座的钟老师和郭老师给予了肯定,李部长提出以宪法精神为核心的公民义务意识培养,是中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国家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权利意识和责任观念;认同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合理性、权威性,捍卫宪法,遵守法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权利义务意识,并以此看待社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为建立民主社会和推动依法治国培养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环境。同时也指出,法治教育不能使中小学生畏法惧法,而要让他们爱法、尊法、护法,从而成为未来法治社会的捍卫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李老师还对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作了布置,她希望各学校都能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壮大建立基础,为学科发展注入积极的活力与新鲜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摄影:黄 莹</p><p class="ql-block">文字:夏燕霞</p><p class="ql-block">编辑:郭娟妹</p><p class="ql-block">校对:张建锋 谭杰雄</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婉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