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化启蒙之路》——上海知青杂志卷首语系列之二十八集

吴桂森(园林)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上海知青杂志社出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策划审核:王建国总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知青文化启蒙之路》:《上海知青》杂志第二十八期截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美篇插曲:天地间</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编辑制作:吴桂森</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知青文化启蒙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第二十八期卷首语 2017年7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者:王建国</b></p><p class="ql-block"><b> 是什么风把我们吹到了广阔天地?是冥冥中上苍的呼唤,还是青春年少时不羁的野性,或是远方不可名状的吸引,抑或什么也不是,只是听凭命运的摆布?</b></p><p class="ql-block"><b> 青春的原野,并非满目荒草。原野,花开花谢。</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回望岁月,不是安抚生命的无奈,而是面对未来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启示。</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知青在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他们没有随波逐流,他们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社会巨变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知青文化亦成为我们社会最有识别度也最贴近人心的文化,给予当下社会以新的憧憬。千百万人投身其中的知青文化启蒙运动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现实意义。</b></p><p class="ql-block"><b> 文化为时代的产物。如果说五四新文化唤醒了昏睡的国民,白话文是其批判的武器,那么知青文化启蒙运动的狂飙突起则是借助互联网的无量平台而迅猛发展,终成大观 。</b></p> <p class="ql-block"><b>  中华词库为此出现多少以“知青”为前缀的衍生词,文学艺术又将出现多少知青题材的传世作品,一代知青以其如椽大笔在广阔天地中真不知还将谱写出多少民族的传奇故事,皆因为一代知青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未来的书写者。</b></p> <p class="ql-block"><b>  或许,在指向未来的途中,有些人还会挖苦我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他们眼中,我们一切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地球引力终将让我们底下高贵的头颅,让红颜褪尽,热血不再。诚然,空想和理想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躁动的知青文化所表达的何尝不是人类不懈追求,努力超越现实的前瞻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呢?</b></p><p class="ql-block"><b> 为此启蒙,知有多少先驱者已先我们而去,又有多少知青团队不畏艰险,高举知青之旗勇敢前进。一代知青不敢懈怠,枕戈待旦,荷戟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 ”又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以此心境,对于今日知青文化启蒙情势也就释然了。然而,哪年哪月才能回到那远方的故乡? 或许知青文化启蒙之路原本就是一场无可抵达的前行?我们曾经为此付出的一切亦将随风飘逝?</b></p> <p class="ql-block"><b> 你站在哪个点去审视对象,那是你的“观点”,换个角度,也许世界大有不同。眼界的高度决定了格局的大小;文化的倾向决定了价值的取向。</b></p><p class="ql-block"><b> 历史偏让知青留取丹心,上苍偏爱知青试补天裂!“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文化启蒙运动以其不可阻挡之势,风风火火,席卷九州,因了时代的风云际会,知青自身得以重塑。因为不放弃,知青抓住了最后机遇。从沉沦到奋起,由苦难而辉煌。一代知青因其深刻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予以民族文化新的活力,不但纠正了世俗的偏见,亦提供历史新视野,在改写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是历史赋予知青的使命,亦是知青自觉的担当——我们,别无选择。</b></p> <p class="ql-block"><b>  经史子集四库之书是为历史文化,故皆称文章。“知青文化启蒙”亦是时代大文章,知青把人生不可逆转的下滑状态挺立成向上的态势,获得了身心解放,和民族一起前进,和祖国同脉呼吸,同频跳动。</b></p> <p class="ql-block"><b>  狂飙为我从天落。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如果说今日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越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具有深邃的时代意义,那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借此历史机遇再次焕发生机,成为这一全球观的重要的文化支撑,作为承上启下的知青文化则是提供中国叙事张力,建构民族话语,推动中国思想崛起的底气所在,那些从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走出来的坚强身影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b></p> <p class="ql-block"><b> 大美无言,大象无形。“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伟大知青文化启蒙运动,激励我知青,激荡我中华,造福我民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