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 丁伯奎 李不酸 李骆公艺术 2023-03-18 10:56 发表于天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44年</b> 2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日本大学高等艺术专攻科研究生部毕业。冬,为躲避轰炸与夫人穆东乔暂住太田宇之助位于久我山的学生寮。在太田宇之助帮助下从东京乘轮船至釜山,再乘火车经新义州至哈尔滨,住哈尔滨穆家赋闲。于此期间创作大量油画作品,因穆家所开商号“同发隆百货”经营大量丝绸,故开始实验用狼毫圆头油画笔以稀薄油彩在绢上作画。</p> · 李骆公、穆东乔结婚照 1945年5月<h3>◎<strong>1945年 </strong> 28岁</h3></br>5月,在哈尔滨端街31号卫斯理教堂与穆东乔结婚,婚礼所用进行曲为王一丁谱写。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2月,创办哈尔滨美术协会任哈尔滨美术协会会长(1945年-1947年)。 同年,作《北方的风》《帆》等油画写生并举办《立民油画作品展》。<h3> · 史国才藏李骆公油画 1945-1946 原作佚失于哈尔滨<h3>◎<strong>1946年</strong> 29岁</h3></br>2月,创办哈尔滨美术研究所,任哈尔滨美术研究所所长,两次举办《哈尔滨美术协会展》并开展研究教学等活动。3月,长女李又一出生。4月28日,哈尔滨解放。结识北上的张仃、华君武、朱丹、刘迅、王曼硕、黄铸夫等画家。赠张仃予毕加索画册及油画作品《哈尔滨之春》。同年,开始在绢本上作“透明的油画”。为罗明哲等人所办《文化青年》绘制封面,并撰写长文《论马蒂斯裸体艺术》发表于该杂志。 · 李骆公与母亲官珠瑛、女儿李又一在兴安路家中 1950年代初 <h3>◎<strong>1947年</strong> 30岁</h3></br>4月,赴沈阳任私立辽东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油画和素描。9月, 任国立东北大学建筑系讲师,讲授徒手画与单色水彩画课程。10月10日,油画作品《裸妇》参加于国立沈阳博物院(今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东北文物展览会》。曾与穆家麒、张振仕、赵冠洲在酒馆中争论艺术,而引用马蒂斯的话:“我所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好像一种抚慰,像一种镇定剂,或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 · 李骆公一家与刘如李于北京住所 1948-1949年<h3>◎<strong>1948年 </strong> 31岁</h3></br>3月,因避战乱举迁北平,与弟弟李锦堂、堂兄李义方、李义纲重逢。寄宿在留日时期同学鲍世奎位于宽街的家中。寓居期间,与穆家麒在王府井的酒馆中初遇李可染。后在帅府园雅集中与李可染一见如故,此后时常在其家中论艺。春,经李可染引见结识齐白石,并出借珍藏的《八大山人画谱》给齐氏。在此期间经常来往于齐府,并曾于酒馆宴请齐白石。8月,任津沽大学教授并经穆家麒推荐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美术组副教授。9月,任河北师范学院音艺系美术组副教授,主教油画、素描。同年,作油画写生《天坛祈年殿》《故宫》《远处的长城》等。<h3> <h3>· 中年时期的李骆公 1940年代末 </h3></br><h3>◎<strong>1949年</strong> 32岁</h3></br>1月,拒绝了李锦堂、李义方、李义纲一同赴台的邀请。春,与李可染再度拜访齐白石。齐白石归还《八大山人画谱》,赠画题诗并许其观看自己作画全过程以示谢意。此间曾与李可染、刘如李为齐白石拍摄多张照片包括一张齐白石手部特写。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北京重遇倪贻德、董希文。中国美协成立,为首批会员并兼天津分会副主席。9月,与美术系同事穆家麒、王之江、鲁汀为学院设计建造国庆游行彩车。建国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改为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被暂时纳入音艺系。开始亲自组建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为响应“向列宁同志学习,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号召,带领师生将一部分原直隶总督衙门府后花园旧址开辟为学校体育场,即现天津美术学院南院。· 李骆公在兴安路家中作自画像 1950年代 <h3>◎<strong>1950年 </strong> 33岁</h3></br>7月7日,任河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教研组主任(院长杨秀峰),担任素描、油画教学工作。9月,受聘于天津市立土木工程学校任教授(兼任)。举家迁至天津市和平区兴安路216号。 · 李骆公在兴安路家中 1950年代<h3>◎<strong>1951年</strong> 34岁</h3></br>8月,河北师范学院艺术系正式分为音乐系与美术系,任美术系主任。9月,受聘于国立津沽大学任建筑系教授(兼任)。母亲官珠瑛来津,全家同住兴安路216号。长子李又二出生。<h3>◎<strong>1952年</strong> 35岁</h3></br>作为天津文化界代表到塘沽新港迎接美国归来的科学家,期间初遇郭沫若。在思想改造运动中被冠以“反对向苏联学习”受到批判,自愿申请教授职称降级。<h3>◎<strong>1953年</strong> 36岁</h3></br>9月,次子李又三出生。参加中国民主同盟,选为天津市委员会候补委员及联络委员。<h3>◎<strong>1955年</strong> 38岁</h3></br>9月,在教育局的指示下,召集天津各区教师代表组建编纂小组,开始长达两年的中小学图画美术教材编纂。并开展中小学教师关于教材用法、绘画技法等层面的短期培训。12月25日,三子李又四出生。同年,周多来访,小住兴安路家中。<h3>◎<strong>1956年</strong> 39岁 </h3></br>5月10日,与关良、顾卓英夫妇在天津欢聚。5月14日,主持《关良画展》,期间,亲自与学生为画展绘制数张大幅海报张贴于天津各闹市区。展览当天认购《三岔口》一张,陪同前来参加开幕式的郭沫若论画并为其挑选认购作品《贵妃醉酒》等。7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正式成立,任副主席。9月,赴北京参加全国油画教学会议,作写生《老人头像》一张,与会期间曾公开对苏式美术教学体系提出异议。在此期间与倪贻德重聚,倪贻德赠予自藏黄宾虹山水画。同年,《花卉》等油画作品在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套色印刷品。<h3>◎<strong>1957年</strong> 40岁</h3></br>蒙冤,被错划为“大右派”。9月,《天津日报》发布头条。失去一切职务和教职,与王麦杆下放至黑牛城劳动改造。董希文闻讯曾托人捎口信安慰,在多位友人的鼓励下开始篆刻事业。在“鸣放”运动中,曾提议学校建立美术馆。 · 李骆公全家福 1958-1959年于天津<h3>◎<strong>1958年</strong>41岁</h3></br>《美术》第3期发表对其批判的文章。<h3>◎<strong>1959年 </strong> 42岁</h3></br>夏,改造结束回校,工资从207元降至35元。被安排在资料室工作,借机研究古篆。于劝业场旧书画店中以37元价格购得林良《荷塘集禽图》(芦雁图轴)。<h3>◎<strong>1960年</strong> 43岁</h3></br>秋,回福州探亲,作油画写生十余幅赠予亲友。购得寿山石章料一柳箱。返经上海,暂住建国西路关良家中。求教刘海粟、钱瘦铁、王个簃、关良诸位老师,期间曾与关良同往在苏州河一带写生。此时钱瘦铁评价其篆刻为:与齐白石乱真。王个簃则评道:源与流必须搞清,才能独创一格。曾用“荞苠”为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开始精研甲骨文、金文、古鉨、秦汉印、封泥、瓦当、画像砖以及明清等近代金石名家。 · 李骆公证件照 1961-1962年<h3>◎<strong>1961年 </strong> 44岁</h3></br>改名:骆公。2月4日,自刻名章《李骆公》。春,由沪返津,临行之际曾应关良要求于上海火车站为其现刻名章:《关良》《良公》两方。因知钱瘦铁在沪生活困难,回津后,开始每月为其寄送大量宣纸直至1967年钱瘦铁去世,而钱瘦铁则每以画作相报。7月,在《河北美术》月刊发表《百花齐放》等三方篆刻作品。12月,“右派”摘帽,工资从35元回调至126元。同年,在北京拜访求教于邓散木、宁斧成。<h3>◎<strong>1962年</strong> 45岁</h3></br>3月,在《河北美术》发表自撰文章《谈篆刻艺术》。9月,钱瘦铁暂住李骆公位于兴安路的家中。在此期间,钱瘦铁专程赴京正式向郭沫若引荐李骆公。又经钱瘦铁结识张正宇、吴祖光、新凤霞等人。9月13日(中秋),钱瘦铁题匾额《骆公石作》。冬,为林日雄刻名章《林日雄》一方。创作《毛泽东·采桑子》组印等作品。恢复少量教学工作,教授篆刻课程。带学生至张家口市艺术学校实习,期间曾在赐儿山一带作油画写生。同年,为张正宇刻名章《正宇》一方。<h3>◎<strong>1963年</strong> 46岁</h3></br>1月1日,《河北美术》发表李骆公篆刻作品及文章《李骆公的篆刻新作》。同日,刻巨印《纸老虎》一方。4月,《安徽文学》发表李骆公篆刻作品《毛主席词·采桑子》(郭沫若题字)。春,邓散木题字:“专直才雄,乃夺天工”。并评价道:“治印贵入而能出,出而能收,拟古而不为古役,自成一家,骆公于此,大有所会;又虚怀若谷,因草此数言送之,或足为它山之助。”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李骆公篆刻作品《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夏,为郭沫若刻名章一方。接宁斧成至兴安路宅中长住。8月1日,《河北美术》发表李骆公篆刻《南京路上好八连》(宁斧成题字)。同年,作篆刻《满江红》为辽宁博物馆收藏。<h3>◎<strong>1964年 </strong> 47岁</h3></br>秋,于邢台南宫参加“四清”劳动。以广播中所听到的评弹调《蝶恋花·答李淑一》为灵感,开始构思现代篆作《蝶恋花》。香港《新晚报》以《祖国篆刻新貌》为题连续介绍李骆公作品。同年,为补贴家用忍痛将自藏林良《荷塘集禽图》(芦雁图轴)出让给天津博物馆。刻印章《李骆公藏画》。<h3>◎<strong>1965年</strong> 48岁</h3></br>春,《蝶恋花·答李淑一》以篆刻、砖版、静电植绒壁挂等形式创作成功。3月,刻印章《王道寨四清工作队第二工作组》一方。同年,荣宝斋制版《李骆公篆刻集》,后因文革而终止。<h3> <h3>· 李骆公 1960年代末</h3></br><h3>◎<strong>1966年 </strong>49岁</h3></br>进入“牛棚”生活,被分至“甲组”。同年,被抄家。其中包括李骆公作品、藏书、藏画以及尚未出版的《油画技法》手稿。主要藏品因被提前转移至表叔家,得以幸免。《油画技法》手稿及附件因此丢失。 · 下放后的李骆公在潭下游泳 1969年至1970年代初年<h3>◎<strong>1969年</strong> 52岁</h3></br>在经历两年多的“牛棚”生活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学习一个月。冬,被逐出津门,随夫人穆东乔作为“六·二六”医务人员家属下放至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文化馆,临行前曾将自己珍藏的三尊佛首埋于宅院内。下放灵川后,被分配在县文化馆的图书馆看管图书,借工作之便,开始恢复篆作研究和创作。 · 李骆公在漓江边 1970年代<h3>◎<strong>1972年 </strong> 55岁</h3></br>创作郭沫若诗《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七律组合篆刻及《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等巨印。重新活跃于艺坛。9月1日,郭沫若在北京评:“钱瘦铁的篆作,造诣很深。李骆公早先在上海美专学画,后来去日本留学;解放后受钱瘦铁指点,是专攻现代篆作,融贯中西,标新立异,是一个奇才。”(张澄寰记)9月26日,自刻名章《骆公》一方。<h3>◎<strong>1973年</strong> 56岁</h3></br>6月,为关良治印章《七十四后作》一方。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筹办赴日展览会,向李骆公征集出国作品,广西方面决定选送《蝶恋花》等十件作品。冬,报送赴日展品时被时任国务院文化组副组长的王曼恬发现并向江青汇报。立即被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批判为:“以象形文字歪曲丑化毛主席诗词”,被视为“文艺黑线回潮”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蝶恋花书法事件”。同年,为容庚治印章《容庚》《希白》《容庚之鉨》《容庚八十以后所作》。<h3> ·· 李骆公在漓江边写生 1970年代初<h3>◎<strong>1974年 </strong> 57岁</h3></br>春,文化部发布禁止李骆公与石鲁书法创作的红头文件,李骆公被剥夺创作自由。王曼恬等人至南宁后又追至桂林欲对李骆公进行批判,但在乔晓光、莫乃群、贺亦然、黄云等自治区领导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在此期间曾因血压高达240mmHg而晕厥,黄云闻讯后派其子专程赴灵川探望以示安抚。后因灵川县委拒绝召开“批李”会议,最终“蝶恋花书法事件”不了了之。创作草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作品以示心怀。9月,为彦涵治印章《彦涵版画》《彦涵画印》等。同年,为关良治印章《火眼金睛》《良公之印》《关良》《关良之印》等十三方。<h3>◎<strong>1975年 </strong> 58岁</h3></br>经范文龙帮助,李骆公作品在日本东京书道界亮相,得到热烈反应。<h3>◎<strong>1976年 </strong> 59岁</h3></br>2月26日,刘海粟来信邀印八方并赠《墨荷图》一帧及近影一张。夏,与夫人穆东乔请假至京沪两地探望师友,与师友们恢复联系。10月6日,粉碎四人帮,李骆公重获创作自由,作品陆续在港、澳、台报章发表。同年,《秦堤石刻》系列作品问世并创作书法《艺无涯》自勉。<h3>◎<strong>1977年</strong> 60岁</h3></br>夏,灵川县遭大水,毕生所作上百张油画被毁。自此,李骆公存世油画数量骤减。同年,创作六尺草篆曹操诗《龟虽寿》。携“漓江画童”作品北上京沪,推荐给刘海粟、关良、朱屺瞻、张仃、李可染等师友。<h3> <h3>· 正在创作枫桥夜泊的李骆公 1980年代</h3></br><h3> · 李骆公在甲山工作室 1978年<h3> <h3>·</h3></br><h3> 李骆公与龟虽寿 </h3></br><h3> · 李骆公与新作龟虽寿 1978年<h3>◎<strong>1978年</strong> 61岁</h3></br>春,自治区安排迁居桂林,寓居甲山李宗仁公馆。期间创作大量书法篆刻,一丈六尺草篆《龟虽寿》《橘颂》问世。3月,邀刘海粟、关良、周怀民、邓白等人游桂林。期间曾同游榕湖、花桥、叠彩山、桂海碑林等地,小住阳朔,并留下大量影像资料。3月11日, 刘海粟寿诞,为其镌砚铭《金石同寿》。刘海粟在下方题道:“一九七八年一月游广州欧初同志赠砚,旋至桂林三月十一日漓江舟中欢度八十三岁生日。画弟子李骆公镌砚铭,海翁。”6月2日,中国新闻社报道采访。12月28日,新华社图片发表工作照和作品。同年,完成大型组印《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关良治印章《七十八后作》等。<h3> · 李骆公、穆东乔夫妇 1980年代<h3>◎<strong>1979年</strong> 62岁</h3></br>元旦,刘海粟在北京饭店中楼为《李骆公书法篆刻集》作序言。春,应王麦杆邀请,题写《艺术世界》杂志刊名。回天津落实“改正被错划右派”政策,在天津与王之江、马三立等人相聚。4月19日,受中国书法家协会委托,为宫川寅雄、白土吾夫、井上靖、水上勉、松冈洋子、中岛健藏、司马辽太郎等日本名流治印。7月,在京参加《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及《陈复礼摄影作品展览》。11月,赴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提议筹建中国书法家协会,被采纳。遂与朱丹等人筹建中国书法家协会,任首届理事。与会期间同叶飞重逢。为廖冰兄所办《剑花漫画》题刊头。同年,为刘海粟刻印章《虎步西洋东海》《刘》《海粟》及双面印章《艺海堂》《刘海粟印》等十六方。为关良刻印章《七十九后作》。李可染题李骆公篆刻:“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期间,上海美专时期的学长黄葆芳曾亲率“新加坡访华美术文物考察团”来桂拜访,因外出未遇。<h3> <h3>· 李骆公在叠彩路家中1980年代</h3></br><h3>◎<strong>1980年</strong> 63岁</h3></br>4月下旬, 池田大作访华,南下桂林与李骆公展开文化对谈,《圣教报》于4月28日至29日详载。5月,赴沈阳参加《第一次全国书法篆刻展》与第一届书法家协会理事会之机,重返哈尔滨与部分在哈尔滨的学生相聚。夏,接待来访的李可染,为其刻印章《为祖国河山立传》,边款78字记录与李可染相识过程。秋,接待来访的程十发、张金锜夫妇,为其刻印章《无法生无法》一方,名章数方。同时,刻自用印章《我有我法》与之对应。同年,桂林画院成立,任首任院长。大型篆刻《赤壁怀古》完成。应李泽厚邀请,题写《美的历程》书名。为杨之光刻印章《之光写意》。<h3> · 李骆公在家中刻印 1980年代 <h3> · 李骆公叠彩路家中 <h3>◎<strong>1981年</strong> 64岁</h3></br>2月,为刘海粟刻印章《九上黄山》两方。3月,接待来访的张仃、陈布文夫妇。5月,完成李可染所邀印章二十方。迁居叠彩山麓,先后在家中接待杉本健吉等多位日本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冬,黄葆芳再访,久别重逢相谈甚欢。黄葆芳作《赠桂林画院李骆公兄》绝句四首,刊于香港《美术家》杂志第22期。<h3> · 李骆公于成都1982年夏 <h3>◎<strong>1982年</strong> 65岁</h3></br>9月2日,于香港《文汇报》(第70期)的《中国书画》发表专栏。9月6日,香港《文汇报》发表张仃文章《李骆公的艺术》并专版介绍李骆公篆刻与书法。秋,撰文《天津又给我温暖和力量》发表于10月3日《天津日报》。11月7日,《人民日报》对《李骆公书法篆刻集》进行报道。同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李骆公书法篆刻集》( 茅盾题签)。1987年再版。<h3> <h3>· 李骆公在日本 1983年</h3></br><h3>◎<strong>1983年</strong> 66岁</h3></br>1月24日(除夕),于叠彩路家中与来访的梅舒适酌酒论艺。4月,在桂林画院接待来访的京都书画院代表,于4月22日京都新闻(夕刊)详载。5月,赴郑州参加全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会。9月14日至10月12日,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名古屋名铁百货邀请访问日本。9月14日,在大阪国际机场受到梅舒适、杉本健吉、小泉祯三等人迎接。9月15日,名铁百货画廊举办《李骆公书艺展》(杉本健吉策划)。《光明日报》(第四版)报道李骆公赴日展览消息。9月22日,应杉本健吉邀请去大阪四天王寺参观圣德天子壁画。9月23日,应京都日中友好协会与京都书画院邀请访问京都。9月24日,应神户华侨总会及神户华侨经济联合会邀请访问神户。9月25日,应友人叶植华、叶立华邀请访问东京。9月26日,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汇报展览及活动情况,应宋之光邀请暂住大使馆。9月30日,应使馆特邀出席国庆三十四周年招待会,会见黑田寿男、白土吾夫、田代由纪男、中野良子等友好人士。《光明日报》(第四版)发表文章《李骆公书艺展在日受热烈欢迎》。10月4日,应宫川寅雄宴请展开友好交谈。10月5日,经大使馆同意,于创价学会总部回访池田大作再谈书道,《北国新闻》于1983年10月8日(第七版)详载。10月7日,应石川日中友好协会和北陆篆刻协会邀请访问金泽,任日本北陆篆刻协会海外名誉顾问。10月11日,应大森卷山邀请于东京饭田桥书道会场开展讲座。在日期间,曾看望太田宇之助、野口菊枝等师友并参加杉本健吉画展。同年,在梅舒适赞助下于桂林朱紫巷建新居作为工作室之用。<h3> <h3>· 李骆公在日本横须贺线车内 1983年9月29日</h3></br><h3>◎<strong>1984年 </strong>67岁</h3></br>2月4日至2月15日,参加广西书画代表团访问日本,与京都书画院建立友好交流关系。7月,漓江出版社出版评传体专著《驼踪》( 丁伯奎著),1987 年再版。王朝闻来访,为其刻印章《朝闻》《四大皆空》。同年,为《宁斧成书法篆刻集》作序言,开始巨幅诗文印《满江红》的创作。 · 李骆公于朱紫巷家中1985<h3>◎<strong>1985年 </strong>68岁</h3></br>客居北京。3月,桂林朱紫巷新居建成。4月,在北京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5月3日,任桂林画院名誉院长。接待以手岛右倾为首的日本大型书道团体。8月,在北京为《手岛右卿书迹》作序言《走向世界的艺术》。夏,与刘海粟在香山饭店论艺。在北京饭店为黄永玉刻巨型印章《每听湘音倍精神》《三十年一梦长安道》等。常与同住北京饭店的加山又造论艺,为加山又造刻名章一方。期间在北京饭店为其所设临时会客室中接待白雪石、黄宗江、方成、邓林等友人。12月18日,应澳门市政府邀请于澳门中华总商会三楼举办《李骆公书法篆刻展》。《光明日报》中国书画(第十一期)发表专栏。同年,中国现代书法学会在北京成立,被聘为顾问。 · 李骆公侧像<h3>◎<strong>1986年</strong> 69岁</h3></br>3月23日,邀请并主持日本“炭火画展(中日联合书画展)”。6月1日、11日、17日,《长江日报》连续发表论文《篆书探索心得》。创作篆刻《满江红·写怀》, 终因病重, 未拓印。10月,在朱紫巷宅中接待来访的凌子风夫妇。《良友画报》(1986年第7期)发表专栏。12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正式下达关于恢复李骆公教授职称的通知。同年,为刘海粟刻印章《百岁开一》。为黄宗江刻印章《卖艺人家》。<h3>◎<strong>1987年 </strong> 70岁</h3></br>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李骆公草篆《春风拂面》。3月,接待以土田帆山为首的日本洗心书道访华团。撰文《我的艺术之母——忆上海美专》。10月,经诊断患脑血栓,住院治疗。 · 李骆公家庭照 前排左起:李义纲、李义方、穆东乔、李不酸、李骆公,后排左起:徐红、李又四、李又二 1988年<h3>◎<strong>1988年 </strong> 71岁</h3></br>2月13日,出院。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李骆公篆刻《年丰人寿》《万象更新》。夏,脑血栓复发。8月,郎绍君、刘国松来访,因血栓障碍,难以运笔奏刀。秋,到北京治病。<h3>◎<strong>1989年</strong> 72岁</h3></br>6月,抱病为沙少海八十寿辰作书法《寿》。<h3>◎<strong>1990年</strong> 73岁</h3></br>春,抱病口述《弱冠之谊——忆希文兄》。夏,抱病向柯文辉口述关良短评。秋,返桂。<h3>◎<strong>1992年</strong> 75岁</h3></br>3月,董辅礽来访。4月,刘抗来访。12月20日,李骆公与世长辞。<h3> 文稿|丁伯奎、李不酸编辑|黄新展<br></br><h3><strong>更多文章内容</strong></h3></br><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1OTEwNA==&mid=2649737143&idx=1&sn=b9ea8edd5553967e2da892e0da707ec7&chksm=87b0e298b0c76b8e9a99c7add854b6ee55b7c25eade204c95539b5579ba354c31a60ca01a629&token=1831803582&lang=zh_CN&scene=21#wechat_redirect" style="color: #404040;display: block;height: 100%;width: 100%;" target="_blank"> </a><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1OTEwNA==&mid=2649736511&idx=1&sn=d6b9d1d5d76682011c550f9da657189e&chksm=87b0e010b0c76906babff91de7846b74beef37971bc69990f2f1a8a831568d0b1d6f48e18749&token=1831803582&lang=zh_CN&scene=21#wechat_redirect" style="color: #404040;display: block;height: 100%;width: 100%;" target="_blank"> </a><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1OTEwNA==&mid=2649734294&idx=3&sn=9ea2d0b4fc198e04b4c477f67cc25eb8&chksm=87b099b9b0c710af23ea639d7cf130630d11282cac586c239be144d51b460a2cd88d065de540&scene=21#wechat_redirect" style="color: #404040;display: block;height: 100%;width: 100%;" target="_blank"> </a><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1OTEwNA==&mid=2649723335&idx=1&sn=5e263af29f7391c2515de0fbdffcbf5b&chksm=87b0b4e8b0c73dfe30c113b008622481bd361e760b96fe930dc2d82733e04811fc07aa75c81f&scene=21#wechat_redirect" style="color: #404040;display: block;height: 100%;width: 100%;" target="_blank"> </a>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fkEpvY0i0zeg8Ra0KOl-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