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 2023.3.8-3.9</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 :户外建构区</p><p class="ql-block">观察者:孙奇</p><p class="ql-block">观察方式:定点、定人、定材料</p><p class="ql-block">观察方法:连续</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清水积木:方形木块、长木块、三角木块、圆形、半圆形木块、纸杯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观察背景:</p><p class="ql-block"> 建构区纸杯是孩子最爱的,每到区域游戏时间,第一个选的就是进建构区进行纸杯搭建。从一开始的纸杯金字塔、按规律放纸杯、纸杯圆塔、纸杯长龙、纸杯架空垒高城市…..从用单一的纸杯搭建到借助多种材料搭建。本次小亭子的搭建是由几个女孩子一起发起的,她们每天最先占领建构区,持续了近一个星期。每次搭完的作品都会不小心被路过的同伴碰倒,但她们不放弃。她们互相配合、相互合作、一起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在搭建的过程中,不停的在学习,不断的在成长,让我们一起走入游戏,去看看她们的从一开始到成功的时刻吧!</p> <p class="ql-block">观察目标:</p><p class="ql-block"> 培养幼儿建构能力及同伴合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搭运河边小亭子吧”多多对两位同伴说道。3人分工搭建,涵涵负责搭围墙。多多负责盖高楼,妧妧帮多多一起搭围墙、拿材料。(细节观察:围墙统一用纸杯和长木块,高楼搭建用8个纸杯放在一块长木板的4个角的方式逐层垒高,每层的8个杯子是同一种类型纸杯)。3分30秒后,多多数着的高楼“1层2层3层……还要9层”,说完继续向上搭。这时搭围墙的涵涵手拿纸杯跑开了,不一会儿,搬回来了一张椅子,抵在了高楼边的围墙外面,对多多说:“多多,你站上来好了。”然后将手中的纸杯递给了多多2个,就转身去搭围墙了。多多接过纸杯,站上椅子继续搭第9层,搭完数道:“1层2层3层……9层”9层,多多数完就去取纸杯了,妧妧也从一旁搬来了一张小椅子放在小亭子中间空地。多多取了4个相同的纸杯回来了,妧妧也拿了一块木块,两人站上椅子,多多放了2个杯子后对妧妧说:“这2个你来吧!”妧妧接过杯放在了对应位置。“哇哦!“多多双手握在胸前兴奋的叫道。妧妧又去取来了木块,多多:“哎,等等,你先数数几层?”,妧妧开始数层数,多多去取杯子。“1,2……9,9层”数完对多多说道。“你放一个,我放一个“多多递给妧妧纸杯,两人配合着放好纸杯,将纸板架在了最上面。“啊哦!”多多再次舞动着双手激动的叫道。 </p> <p class="ql-block">分析评价:</p><p class="ql-block">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2指出: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1.同伴交往能力的增强。例如:三个人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多多说要搭9层的时候,涵涵马上跑去搬来了椅子放好,让她站上去搭。涵涵搬来凳子,拿了木块,妧妧拿着纸杯,一起上凳子搭。多多主动递给妧妧纸杯,邀请她一起放纸杯。 2.建构能力的逐步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行为中看出幼儿建构能力的提升:围墙统一用纸杯,高楼搭建用8个纸杯放在一块纸板的4个角的方式逐层垒高,每层的8个杯子是同一种类型纸杯。用灵活运用平铺、垒高、架空、围合等建构能力搭建。搭建有主题有目的,借助外物(椅子)帮助自己完成搭建。 3.游戏中数的运用。例如:每次放纸杯前,多多都会数8个相同的纸杯。搭完后数一数高楼有几层,并说出总数。 4.挑战后的喜悦。游戏中我们可以从放完第9层的纸杯后,多多双手握在胸前,激动的舞动着叫道:“哇哦!”这次欢呼声,外加孩子夸张的动作,可以看得出,孩子在挑战了高楼后的那份喜悦与激动。</p> <p class="ql-block">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有自己的建构目的。涵涵主负责搭建旁边的设施,多多负责建高楼,而妧妧则是配合同伴共同搭建,三个孩子的合作能力较强。在材料上添加相同木块的数量,提供适合幼儿的小椅子,方便幼儿站立搭建。老师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二:</p><p class="ql-block"> 妧妧和多多开始在空地上搭第二幢高楼,多多在原地搭,妧妧负责帮忙拿材料,两人分工合作。“这个太大了”说着妧妧就把刚放好纸杯的一层木块拿了下来,取下杯子,拿着木块去材料区比对,换了个和其他层一样大木块。“要纸杯、木块…”多多对着妧妧喊道,妧妧根据多多的要求去取材料。“木块!”多多呼喊着,“哦”妧妧取完木块,拿着木块左右躲着多多,“不给你!”然后自己转到了高楼处放上木块。(这时,材料区的涵涵取来了一堆大小一样的木块递给多多。) 妧妧在材料区将所有带有圆圈的纸杯整理了出来,拿给多多。随着两人的互相配合,第二幢高楼越建越高,她们的小路、第二个小亭子也已成型。</p> <p class="ql-block">分析评价:</p><p class="ql-block"> 《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能有礼貌地育人交往。 1.分工搭建。在第二次小亭子搭建中,多多和妧妧分配好任务,一人搭一人负责拿材料。 2.同伴关系的融洽。“木块!“多多呼喊着,“哦!” 妧妧取完木块,拿着木块左右躲着多多“不给你!“然后自己转到了高楼处放上木块。从这个行为中可以看出同伴关系的融洽。 3.建构有思考。妧妧不仅仅只是拿材料,她也在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看出“这个太大了然后将大的木块去換小的。拿纸杯,从零散的拿,将所有圆圈的纸杯整理出来拿,数好8个杯子。</p> <p class="ql-block">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自发产生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行为:喜悦。就如游戏中,我们多次看到多多激动的惊呼、拍手。这些行为都是源于孩子在挑战了高楼的高度后,收获的喜悦。还有孩子与同伴间的有趣的互动,也可以看出孩子真游戏中的趣味性。例如:“木块!”多多呼喊着,“哦!”妧妧取完木块,拿着木块左右躲着多多“不给你!”然后自己转到了高楼处放上木块。作为教师,支持孩子自发的真游戏,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去体验游戏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三:</p><p class="ql-block"> “1,2,3…8,8层”多多说道。“还有9层呢!“妧妧指着第一幢高楼说道。多多重新数了一遍第一幢楼“1,2...9,9层“再搭层!”数完说道,涵涵去取来了8个相同的纸杯递给多多。多多将离她最近的两个位置的纸杯放好,想放后面的纸杯,够不到(由于凳子摆放的距离,距离远的位置够不着。此时小亭子下面的设施也已建好,中间位置没有空地放凳子)。站在凳子上的多多,对着涵涵说道:“后面我够不着,你去那边放”。说完把剩下两个杯子递给涵涵。涵涵走到另一面用力踮起脚尖,手拿着杯子往上够,身体碰了楼房,还是够不到上面的位置,就跳了起来试一试,还是够不着。多多见了,将放好的那两个杯子收了起来(涵涵站上椅子,放了一个杯子,将杯子往里推了推,只能推到中间位置。)这时,多多把最上面一层的木块拿了下来说:“先放好,再放!”。说完两人蹲下身,在椅子上把8个纸杯在纸板上放好,然后将纸板重新架在了第9层。“啊!”多多高兴的拍起手。“再来一层!” [图片] [图片]</p> <p class="ql-block">分析评价:</p><p class="ql-block">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累死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1.链接数学核心经验:量的比较。游戏中,第二个小亭子搭了 9层,妧妧指出第一幢楼有 9层,还要再搭一层。然后多多重新数了第一幢楼有 9层,决定第二幢再搭一层。这里有一个第一层楼 9层和第二层楼 10层之问的数量的比较。 2.遇到困难,智慧解决。遇到困难时多多将离她最近的两个位置的纸杯放好,想放后面的纸杯,够不到(由于凳子摆放的距离,距离远的位置够不着,此时楼房下面的设施也已经建好,中间没有空地放凳子,够不着。智慧解决,这时,多多把最上面一层的木块拿了下来说:“先放好,再放!”。说完两人蹲下身,在椅子上把8个纸杯在纸板上放好,然后将木块重新架在了第9层。 3.挑战后分享喜悅。“啊!”多多高兴的拍起手。“再来一层!”这个行为中可以看出,孩子在挑战高楼高度以及挑战成功后内心的喜悦。 4.分享评价,搭建完成后,孩子们的自主的与同伴分享、介绍,这就是孩子对于作品的分享与评价。</p> <p class="ql-block">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灵活的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并用了建构技巧:架空、垒高、平铺等。这可以看出三位孩子建构能力的提升。在建完小亭子的时候,孩子会自主的数楼层,会比较两层楼的高度。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孩子在游戏中灵活的将数学能力运用其中。建构完成后,几位孩子自主的进行游戏分享,这个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游戏的主人公,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评价方式。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予孩子的是更多的时问和空间,支持这一行为。引导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p><p class="ql-block"> 在搭建纸杯的初期,孩子们搭建的作品不够稳固,有时没过一会个别纸杯就倒了,有的作品是平面的,没有立体作品。经过一次次的游戏分享,孩子们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正确学习新的建构技能。幼儿在有一定的搭建的经验后再次鼓励幼儿搭建立立体小亭子,随着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越来越多,孩子们搭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有立体视觉感,有建构主题,井且围绕主题进行情景性的建构。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发现幼儿,支持幼儿,成就幼儿。我们的游戏,为孩子提供广阔的游戏空间,自由想象的天地,愿孩子们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感受成长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