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系统排列工作中,青少年的情绪和学业一直是父母们最为关切的议题。令人嗟叹的是,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往往情深意切又伤人至深,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家庭中,父母们的急切和孩子们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们无法忽略的是,孩子们的冷漠背后隐藏了难以言表的悲伤,恐惧,屈辱,甚至是绝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诸多的青少年情绪学业个案中,父母们都聚焦在成绩和升学考试上,但是成长中的孩子,其身体,心智和情感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健康的养育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排列个案中遇见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不愿意上学,父母认为孩子不懂事,但其实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母突然转学6次,并且孩子不知道的是,父母正在筹备他的第7次转学。这对父母殚精竭虑地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送到更优秀的老师班级,却从未意识到当孩子经常毫无准备地被抛掷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内在的连续性被粗暴地打断时所需要承受的恐惧和绝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的父母因为无法承受孩子们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觉得孩子生病或辍学是家庭的耻辱,悄悄把孩子们的药片换成维生素C,拒绝带孩子们就医,这些家庭里面的爱被恐惧占据了,我们希望做一些工作,让这些家庭的爱能够回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理论,一个家庭中有即将中高考的孩子们,整个家庭都需要面临独立分化的发展议题。在这些关键的节点,父母们一方面期待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另一方面被孩子即将离家求学的焦虑或被抛弃的感觉淹没,当孩子们捕捉到父母们的深层情绪,也会在无意识中创造一些失误和失败来表达忠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形形色色的青少年议题越来越集中,我们在2023年推出了“助力中高考”学业主题排列工作坊,希望透过系统排列的专业工作在青少年最为关键的备考期和志愿填报期为整个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专业支持和治疗,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更加理解彼此,在“家庭的考场”上轻松前行,抵达高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当下普遍性的教育焦虑下,很多家庭的冲突矛盾是以孩子的“学业”为代偿策略的。也就是说孩子和父母同时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把所有的焦点都关注在孩子的“学业”上,但一旦孩子的学业无法承载家庭的情绪链条,就会发生情绪断裂,这时候往往会呈现出家庭中更多的冲突困境,例如夫妻关系冲突、亲子关系困扰、青少年的心身症状,焦虑抑郁,父母的焦虑情绪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系统排列支持家庭的工作方式是透过父母最为关注的“学业”问题,来呈现一个家庭的情绪真相和家庭关系及家族动力的相互影响。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是艰难复杂,需要勇气面对、需要付诸努力的事情,人们习惯逃避的,也是与逼迫孩子学业相比更为“艰难”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来说,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并不是应对隐藏家庭问题的有效方式,或者说,让学业问题成为家庭问题的替罪羊等同于逃避问题。我们希望透过系统排列科学的工作方式,支持更多的父母家庭改变惯性的依赖路径,解决根源问题,从家庭关系失衡的循环中得以解脱,同时支持青少年们能够更好的自我发展,不负韶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青少年“中高考”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考和高考,作为国内目前最为公平的选拔考试,对很多家庭的意义超越了考试本身,中考和高考对很多家庭和孩子代表的是重大的命运选择契机,尤其是来自城镇农村的孩子们,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链条和命运走向的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透过系统排列的工作方式共同探索哪些因素是考试成功的障碍,哪些因素是考试成功的助力,如何能够更加接近“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希望父母和孩子都能够从内在卸下一些重担,当一个家庭的能量不再永远弥散着焦虑和担心,而是致力于学业问题的提升时,就意味着我们踏出了走向成功最扎实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开心收到很多过往被支持助力“中高考个案”的孩子们,往往能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取得个人比较理想的成绩。正是这些鼓舞人心的消息让我们持续在系统排列的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行,也希望能够深思,一个坚持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家庭背后是否有一个从来没有接纳过自己人生的父母?这个世界上的更好,是没有尽头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助力厌学、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厌学、辍学目前早已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和诸多心理工作者无法绕开的现象和难题,上学似乎成为了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博弈”的方式,无奈失望的父母和社会功能弱化,无法离家的孩子之间的家庭冲突此消彼长,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区分厌学是家庭冲突的结果还是导致家庭冲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孩子厌学、拒学、辍学的行为背后是各种社会和家庭关系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结果,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家庭矛盾,甚至可能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一种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厌学、辍学的孩子,依循传统的线性思维观念,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只需要修理孩子让其回到学校,大概率是一条注定失败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考前焦虑及考试发挥失常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试焦虑”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情绪导致考试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考试时无法正常进行记忆提取和思考表达。无法集中注意力和焦虑情绪会互为因果,加剧焦虑--考试失败的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试焦虑的成因之一是过高的心理预期和过大的心理压力,人们在面对痛苦时最常用的防御手段就是压抑情绪,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但压抑下来的情绪也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试焦虑是一个症状,而非问题的全部,解决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从根本上来探索考试焦虑的来源并释放带来焦虑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4、“学校选择,志愿填报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选择和志愿填报时的举棋不定,有时不是因为无法做出选择,而是因为一个家庭开始需要面临分离的创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考后的志愿填报象征着家庭中孩子自我独立的转折时刻,表面看是孩子需要做出人生选择,背后则可能扰动了整个家庭的分离创伤。父母在过往生命中经历的分离之痛,甚至家族中经历的移民,求学,远嫁,征兵的不舍和无望的思念,一股脑的翻滚上来。这时候,无法忍受分离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家庭中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期待过于南辕北辙,孩子陷入双重束缚的境地该如何应对?当孩子的梦想和父母的喜好之间存在矛盾时,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当一个孩子完全没有被赋予任何期待的时候,看似自由,但孩子此时是否会感受到自我否定?同时,每一次志愿的选择背后都有一份难以觉察的对家族系统爱与纪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5、“亲子关系冲突障碍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父母面对孩子的情绪习惯采用轻蔑、忽视、攻击和指责、讲道理的方式来回应,亲子关系很难保持和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在中国式家庭,父母们普遍缺少与孩子情感深度联结的体验,也不太熟悉如何重视“感受”这件事情,孩子的学业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父母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甚至父母与孩子们唯一的联结桥梁就是学习,最主要的交流互动就是就是督促孩子们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子关系问题是社会及家庭系统功能不良的表现和写照,改善亲子关系问题,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家庭中的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系统做出改变,比如处理父母的焦虑问题,父母关系的冲突,家族重大事件的遗留情绪,亲子互动中功能不良的沟通等。只有当家庭系统做出改变,亲子关系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6、“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孩子沉迷于某种成瘾性行为中,说明在孩子的大脑快乐回路中,多巴胺递质传递信号的功能已经减弱了,所以他感受快乐的能力下降了。同样的事情,别人感受到7分的快乐,他只能感受到2分的快乐,如果需要达到同样的快乐水平,就意味着需要加大做某件事情的力度或重复更多次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所有成瘾性行为,物质依赖的作用都是让人们从负面感受中转移情绪,暂时忘记痛苦,让感受变得麻木,获得内心的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瘾性行为往往表达出对现实中无法被满足的亲密的一种替代性和退而求其次渴望。例如当下大部分孩子和家庭都不得不参与到学习的过度竞争中,在高竞争度的学习下,孩子们的内在演进、人生经验和精神成长往往被忽视,为了抵抗来自学业的高压,抵抗父母家庭的焦虑,很多青少年因此逃避进虚拟的网络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青少年的成瘾性行为背后往往需要家庭系统做出改变和调整,家庭能否成为青少年成长期间相对有弹性的物质和精神的供给站成为了关键的节点,比如家庭是否能够满足儿童青少年被关注,被理解,被欣赏的需求,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支持孩子内在价值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青春期孩子抑郁焦虑自伤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是很多孩子无法直接贯彻自我意志,用以维系真实自我所付出的代价。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大多起源于孩子们无力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也不知道该如何消除负面情绪。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被教导过该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大多数时候父母面对自己和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是不知所措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负面情绪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概念,大体上指代一种令人压抑、痛苦、无助、悲伤、愤怒等诸多情绪混杂在一起的低落心境状态。负面情绪背后都隐藏着情绪事件,尤其是那些已经被遗忘在潜意识深处的情绪事件,莫名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负面情绪,人们会本能的试图寻找一条相对轻松和付出成本较低的代偿性策略来维持心理平衡。不同应对策略的根本区别在于需要付出不同的心理成本和现实代价,但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代偿性策略的方式甚至不是利弊衡量,而是会选择看起来最为简单的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单的路径之一就是让孩子的“学业”问题成为家庭负面情绪的“应激源”:第一,以关心孩子的学业为名,是一个能够被社会和自我普遍接纳且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第二,孩子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换句话说,孩子尚且无法脱离父母家庭独立生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父母恶毒攻击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自我贬低。面对语言攻击、人格羞辱、精神控制,孩子们失去的是自我认同和自尊体系的剥离瓦解,而悲伤的事情是,孩子们几乎无法反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8、“青少年生命意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某件并非我们真心选择的事情而努力是很难持续的,有信念感的人生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创造力和深度的满足感。青少年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形象中的玫瑰花园,而更像是一个幽暗未明的神秘森林。对于这个世界,他们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多少可能会感受到失望,因为青少年需要建立独立的思维判断体系,探寻人生的方向和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少年需要寻找和树立属于自己的,发自内心向往的人生目标。很多成绩优异内心空虚的孩子们都会在学生身份毕业的时刻产生巨大的恐惧,他们害怕自己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他们害怕自己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9、“青少年个体发展探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家庭父母之间有常年累积的矛盾,孩子需要与父母中的其中一方结盟来联手对抗另外一方,或孩子夹杂在父母中间,处于“忠诚分裂”的纠结中,孩子和父母就处于一种“三角化”的关系中,而三角化关系则会制约孩子的个人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三角化关系之中的父母需要反思和整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面对人生遗憾,面对婚姻的失望,甚至是自己的童年心理创伤,孩子才会有更多的自由和能量自我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们希望通过以青少年“学业”为主题的系统排列工作支持更多的孩子考取更好的学校,拥有更为宽广的人生,同时,我们更希望父母和孩子们都能够从教育压力和情绪焦虑得到解脱,看到不同人生的道路和选择,让每个人都拥有自我创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适宜参课人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备考“中考”、“高考”的青少年及家庭。</p><p class="ql-block">2 厌学、拒学、辍学的青少年及家庭。</p><p class="ql-block">3 学习障碍的青少年及家庭。</p><p class="ql-block">4 人际关系障碍的青少年家庭。</p><p class="ql-block">5 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家庭。</p><p class="ql-block">6 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家庭。</p><p class="ql-block">7 亲子关系冲突,障碍的家庭。</p><p class="ql-block">8 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老师等心理工作者。</p><p class="ql-block">9 重组家庭,离异家庭等整合性家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课程详情信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采用的心理学流派:家排、NLP、全脑效能、内在小孩疗法、音乐疗法……</p><p class="ql-block">2、运用技巧:感知位置平衡法、NLP情绪疗愈技巧、全脑效能健脑四式、家排个案……</p><p class="ql-block">3、课程设计:分组体验练习、集体冥想、个案疗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课程须知</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报名联系:主办方贺老师1857739218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地 点:桂林市(具体地址上课前三天通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时 间:2023年4月15一16日,上午9:00一12:00时;下午2:00一5:30。每天上午8:30一9:00时为签到时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课程费:1080元/人(原价1600元/人);2人及以上合报仅需880元/人;参加过家排工作坊的老学员优惠至680元/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个案费用:1000元/个,议题不限。不做不用交此项费用;不参加课程,只做个案,个案费1200元/个。做个案者,可提前联系报名老师,并填写个案申请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 员:年满16周岁,有严重高血压、心脑疾病,精神分裂人士,以及孕妇请勿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小孩问题的处理:16周岁以下,父母本人通过做个案来处理小孩问题;16一18周岁,小孩本人可申请做个案,但需要父母陪同;18周岁以上小孩可自行前来做个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馨提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根据款到帐为凭保留学位及确定个案,个案顺序基本按报名顺序排列,特殊情况老师凭直觉调换;</p><p class="ql-block">♡排列期间手机关机或静音,不可在场内随意走动、交谈及打电话。</p><p class="ql-block">♡请穿宽松衣服,女士勿穿短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师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彩云,七零后,祖籍湖南,现居广西桂林;家庭系统排列师、二级心理咨询师、NLP执行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开始接触了解家庭系统排列,2014年起,参加了十几位家排老师的工作坊学习,师从国内知名导师严成刚老师系统学习家庭系统排列;师从徐云博士学习NLP执行师;参加德国内勒斯博士生命整合训练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目前为止,蒋老师已举办半天的家排沙龙70多期,两天工作坊4期,一天工作坊2期,家排个案已经做了300多个,个案议题涉及的范围有:父母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考试焦虑症、中高考赋能、身心疾病、焦虑、抑郁、强迫、职业选择、创伤疗愈、情绪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成功的案例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一位头痛20多年的中年女士,一次家排个案后,明显感觉头痛已改善了7、8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一位对结婚犹豫不决的中年男士,做完一次家排个案后,半个月以后,与相恋多年并已有孕的女友打了结婚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一个家庭,父母、孩子一起,每人做了四个家排个案,改善了孩子的考试焦虑,孩子顺利考上公立高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一对60多岁的老人夫妻,30多年前,儿子意外去世,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多次家排个案后,打开心结,从失去儿子的悲伤中走出,重拾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一位中年公务员,做家排个案多次,获得职务晋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一位近70岁的老人,虚弱无力,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她做了一次家排个案,过年时,能做四桌饭菜款待客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与80岁左右的母亲关系很僵,做了一次家排个案,她明显感觉与母亲的关系改善多了,变得轻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一位中年女士,爱女病逝,深受打击,做了几次家排个案以后,从悲伤中走出,对生活重拾希望,重新开始创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一位年近7旬的老人,做了一次家排个案后,改善了自己与儿媳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擅长领域: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逃学厌学、网瘾早恋、顽固性失眠头痛、不名原因的长期疲劳乏力、情绪管理、压力疏解、过往创伤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