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梦起航 研课磨课共成长

雨荷

<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暖百花香,杏坛耕夫砺课忙。三月伊始,春光乍破,枝头冒出新绿,万物野蛮生长。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国培自主选学项目小学语文二坊大单元教学一稿磨课活动拉开了帷幕。</p> 精心安排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小组研磨的是六下一单元“品味民风民俗   弘扬传统文化”。3月15日,一组推选3位成员展示了一磨成果的前三个任务。</p> <p class="ql-block">       吕梦丽老师讲授的是任务一:民风民俗初感知。她巧借时间轴让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使学生对民风民俗有了初步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         冯丽娜老师讲授的是任务二:知详略品语言,她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分清详略、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不同作家的语言魅力。</p> <p class="ql-block">      吴艳停老师讲授的是任务三:品味语言学表达。他引导学生聚焦《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重点句段,在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特点,并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节日习俗和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小组研磨的是六下三单元“追寻成长瞬间   雕刻真情时光”。3月17日,二组展示了一磨成果的前三个任务。</p> <p class="ql-block">      牛淑君老师讲授的是任务一,她将课文进行重组,让学生抓住《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重点句段,学习作者通过连续问句和内心独白表达情感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p> <p class="ql-block">       杨海燕老师讲授的是任务二,引导学生聚焦重点句段,感悟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得出融情于景的写法,再拓展到全文找类似的描写。然后学以致用,进行语言片段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         杜春丽老师依托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引导学生回顾抒发真情实感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明确可以用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抒发情感。最后根据自己最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行整篇习作的创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生发,便是教研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层面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同讲课老师面对面交流探讨,真说、真做、真思、真改。</p> <p class="ql-block">        中心校业务负责人吴海荣老师对第一小组的自主研修中呈现的课堂效果给予肯定,并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希望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集大家智慧,通过“整合重构、取舍打磨、精益求精”将自主研修课程的研究成果改进提炼。</p> <p class="ql-block">         小语二坊的负责人李晓阳老师对第二小组的研修成果进行了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打造精品。</p> <p class="ql-block">       磨出来的是课堂,研出来的是成长。磨课的过程既是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教学之路,道阻且长。研课磨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一次研磨,一次成长,相信每一位老师终将破茧成蝶,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演绎更多精彩!</p> <p class="ql-block">        </p>

老师

学生

磨课

教学

讲授

任务

详略

小组

课堂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