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后一天,忙完业务便去探访网红双塔白玉兰。进入定慧寺巷后,远望玉兰花已落大半,遂未入所植罗汉院。往东几步,过官太尉河,便是双塔市集——一座建于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民宅底楼的菜市集贸综合体,既浓缩百姓烟火兴旺气,又汇聚姑苏文艺雅致兴,满满的苏式情调与生活气息。<div><br></div> 已是下午两点多,里面仍然人头簇动,很多顾客围坐在市集南部的小吃区域,悠哉地一边品尝着各式美食,一边在这丰富的视觉体里享受美妙春光。<br><div><br></div> 市集LOGO“双塔”来源于古代苏州花码,整个市场内的分类标识、铺名以及文宣字迹,均充盈着这样的吴语文化氛围,姑苏韵味浓厚。<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 生鲜冷冻、禽蛋肉类、蔬菜瓜果、水产海鲜、粮油干货等等,有条不紊地分布在各自区域,琳琅满目,都是百姓家日常炊饮不可或缺之物;还有花卉、日杂品、裁缝店、便民配匙服务等点缀其间,亦是给大众生活锦上添花,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 附近有苏州大学的边门,这个下午时段,很多学生及文艺青年也在市集里熙攘往来,既有唐裙汉服古装打扮的,又有清新时髦洋装衬托的,逛市、直播、Vlog皆有。苏式情调的市集里,有了文艺的流动,如旁侧桃红柳绿簇拥的官太尉河一样,充满了青春与活力。</p> 姑苏城旧时有各式走街串巷的小吃摊,吴侬软语的叫卖声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味,是古城里曾经随处可遇的特色风景线。如今提倡城市文明,游动的小吃摊贩已换装汇入各处室内市集里。同样,双塔市集里最热闹的还是各式美食、休闲、餐饮铺。除了苏州本土特色饮食,如桂花酿、碧螺春米酒,还有来自北海道的日本咖啡馆,等等。聚俩、叁好友,或单啜独饮,皆宜。在此可身心放松,物质精神双愉悦。据说,也还会不时举办苏州评弹、皮影戏等助兴文娱活动。<br><div><br></div> 走到悬挂“壹囍堂”店招的糕点铺,摆满了刚出产的各式条头糕,有桂花赤豆糕、芡实松糕、松花粉糕、榴莲糯米糕等,20元一小盒,吸引了不少游客选购。我也顺手买了一份。摊位上还有定制的祝寿用传统花式糕点样品,属非遗传承作品。<br> 在这样的环境里,舒适闲逛,让我休息、松弛,又能深深感受苏州雅致的文化熏陶。 忽然,眼前被桌上两盘湖鲜靓色吸引,仔细一看,一款是花雕话梅虾,还有一盘是熟醉大闸蟹。另有一个小碟里,有两爿对半切开的雌蟹,红亮亮的蟹黄饱满结实,着实诱人。已过春令惊蛰,还有如此大闸蟹,口福不浅。便向店主询问,螃蟹28元一只,虾48元一份(约半斤),都是这家唐盼·匠遇厨房的特色菜肴,苏式甜美口味。妻喜食蟹黄,我则想尝尝这话梅虾,便要了一份话梅虾和两只结实母蟹,刚好给她补女神节礼物,也是这趟逛市得来的口福之腴!<br><div><br></div> 双塔市集向北百来米,越过干将路,就是苏州著名的历史名街平江路,所以那里慕名而来的游客也络绎不绝。<div><br></div> 这个市集的设计团队,其中的领军人物还打造了诸如“海市山塘”、“姑苏二十四集”等多处集历史吴文化及现代民生服务的江南特色综合体,成了本埠及外来游客的好去处。<div><br></div> 我在双塔集市采风时,也遇到外地来此学习取经的团队,向场内商户了解日常运营情况,说是回去后也要在当地建设类似改造项目。<br><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这几年,作为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苏州,除了经济建设成果丰硕,还发力在全市域内打造各式文旅项目、便民服务多功能设施,如“15分钟生活圈”、“口袋公园”等多项民生实事,提升苏城居住环境品质,推进“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目标。这既是全体苏州市民的乐事,也代表着当代中国人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