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一中“青蓝工程”高二年级师带徒示范课展示及总结

无冕之王

<p class="ql-block">  按照学校统一工作安排及部署,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实施,高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六大学科示范课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20日孙亚坤校长主持召开布置青蓝工程师带徒示范课会议。</p>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至3月2日,几位教师分别在五楼录播教室进行了示范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  3月15日下午七、八节课,青蓝工程师带徒公开课总结会在五楼录播教室举行,安校长及高二九大学科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孙亚坤校长主持。</p> <p class="ql-block">会议分为三项内容:</p><p class="ql-block">一、师傅谈感受:汇报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设计理念与教学策略;结果预期;教学实际效果;亮点与遗憾;下一阶段教学启示。</p> <p class="ql-block">(一)设计理念:1、渗透物理学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2、以实验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教学策略: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学生实验,以学生活动为主。</p><p class="ql-block">(二)结果预期:认真做好这三个实验,力争有较好的观察效果,是教学的关键。教学实际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三)出现的问题:1、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够精彩、精准、精炼。2、学生在磁通量的变化中体验不够深刻,部分同学出现不能准确把握的情况。3、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弱,不能快速准确捕捉有用信息。</p><p class="ql-block">(四)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语言基本功的训练。2、可在课后习题中加以巩固。3、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一)设计理念:源于课标,本节课标阐述借助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能利用导数求某些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从而确立了两个学习任务:1、通过引入探究,由特殊到一般了解极值的定义,2、会求函数的极值。</p><p class="ql-block">教学策略:基于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和课标:1、复习巩固函数单调性和导数关系和创造情境。</p><p class="ql-block">2、小组合作探究,填表,进一步学习特殊点及其附近函数值单调性与导函数的关系,从而引出极值的概念。</p><p class="ql-block">3、极值的定义后,进一步对定义展开探究及对应检测,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概念。</p><p class="ql-block">(二)预期结果:1、通过实例分析解决数形结合,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函数极值的概念。2、通过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结合图像归纳函数极值与导数的关系。3、通过例题分析,强化解题步骤,小组合作总结出求函数极值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三)实际效果:导函数与单调性的关系上学生掌握较好,极值定义学生归纳待加强,学生对求函数的极值的步骤要加强规范。</p><p class="ql-block">(四)教后反思不足:时间设计不够合理,1道课堂达标题没有完成,在分析导函数定义时时间过长。对于个人来说本节课语言繁琐说的太多,以后多加注意,做到提炼语言。亮点:学生课堂效果比预期要好,特别在例题上由学生解题启发概括出了求极值的两张方法,学生表现良好。这节课几乎完成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五)教学启示: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板书设计和语言的精炼。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对一节课的探究问题设计要做到更加有效。做好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一)设计理念与教学策略:基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古今中外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基于单元目标,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基于学情和考情,学生对形象把握浅层次化,概括不准或概括无依据,通过本篇小说的学习,力求提升学生从细微处着手有理有据地去分析,提升其概括和思维理解能力。</p><p class="ql-block">教学策略:让学生动起来,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上。</p><p class="ql-block">(二)结果与预期:通过任务引领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性会到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在辩论中展现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老师可以适当点拨,通过谈自己的见解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环节提升对人物的评价能力。</p><p class="ql-block">(三)教学实际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基本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活动围绕学生的认知展开。内容上围绕鉴赏人物形象这一高考考点明确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探究和人物品评三项任务,分别对应写了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写这个人,写这个人对学生的影响,展开探究、辩论层层深入,完成了由知识的掌握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一历练过程,设计的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这个辩论,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起到了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四)亮点与遗憾:亮点:任务落到了实处,呈现出了学生的思维轨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足之处:追求示范课的完美流程,设计环节稍多些。</p><p class="ql-block">(五)下一阶段教学启示: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单元一体化教学,并密切关联高考考点,从宏观定目标,做整体规划,从微观设定活动去践行,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一)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工具是微观的分子工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如果直接基学习工程操作程序,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材编排这节来专门阐述三种分子工具的作用,基于此,本节在本专题的作用是非常大的。</p><p class="ql-block">教学策略:教师引导,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自学,合作交流展示环节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形成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探究能力。</p><p class="ql-block">(二)预期结果:学生通过阅读和科学史资料的补充学习,形成科学思维,通过动手操作制作重组DNA分子,得出结论,进一步解决防止自身环化和反接的措施。</p><p class="ql-block">(三)实际效果:剪切DNA时有学生错误,操作不熟练,反向连接的情况学生连接出来了,表述时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欠缺。</p><p class="ql-block">(四)亮点及不足:亮点:1.补充生物研究史资料,说明为什么需要载体和运载体的作用2.利用卡纸制作重组DNA分子,将微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p><p class="ql-block">不足:活动时间之前分配有点长,导致后面时间短,评价的有点少。分析得出结论的时间短。</p><p class="ql-block">(五)下一段教学启示:以学生活动为主,设置问题要精炼,有层次,展示时注重以规范的语言回答,让学生的思维显性化。</p> <p class="ql-block">(一)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依据课标、教材(新旧教材对比)、学情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对本节的主题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同时把问题放在真实情境中,建立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然后开展活动,最后进行评价。</p><p class="ql-block">(二)教学实际效果:通过本节课达到了我的预期,甚至超乎我的预期。通过这个活动的设计,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学到了课本知识,也培养了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三)改进方向:优化时间分配,再向重难点倾斜,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通过本次备课、讲课、评课、改进的磨课活动,使我更加坚信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使我更加相信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p> <p class="ql-block">二、安校长点评:安校长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为例主要从学习目标与教学环节的匹配、学生活动的设计以及如何进行思维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点评。</p> <p class="ql-block">(一)教学目标的制定</p> <p class="ql-block">(二)活动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三)思维提升与进阶</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安校长用学科理念进行总结并与大家共勉</p> <p class="ql-block">三、为示范课教师颁发证书</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孙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得到成长。</p> <p class="ql-block">文字:王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王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审:张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审:张建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审:安永全</p>

学生

教学

极值

探究

教学策略

函数

示范课

设计

实际效果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