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日记——1953.5

昔日如歌

作者:戴英文<div><br></div><div>1953年5月13日北戴河(父亲在北戴河疗养)<br>七月的病友分别了。还未到起床的时间,我们就起来了,帮助牛守信同志整理东西……。昨天批准他转院了。<br>姚给背个皮包,我给提个水壶,共同到北戴河车站,火车要来了,送他的汽车要回去了,他们还站在站台上,向我们立在将要开的汽车上,在告别了!再见了!病友——牛守信同志,千万可要记着,来信啊!!<br>好啊!放心吧!一定的,回去吧,再见吧!两只手在摇着,二目在注视着我们的车子走了,牛、欧已乘上赴京的列车了。七个月的病友今天虽然分别了,但我们的思想感情仍然在一起啊!<br></div> 后排为牛守信,前排左为申世荣,右为父亲。<div><br></div><div>1953年5月14日北戴河<br>今天是仍继续学习,是农民问题,3个人学的一样紧张,现在正学参考文件,中国阶级的分析,主要学农民指的那些人,富农、地主是否把括在内,小资产阶级都包括哪些阶层人员。<br>上午和晚上休息前还要复习跳舞,中午还要看几十分钟的红楼梦小说,这样得自己坚持。<br></div> 父母与警卫员在北戴河。<div><br></div><div>1953年5月15日北戴河<br>昨天晚上看了一个《和平万岁》的影片很好,是在去年在中国 举行的太平洋沿岸及亚洲各国 家和平人士都聚集在首都北京开这个会。真是,坐在院里不动,就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各国人民了,他们虽说语言不同,宗族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本片自始至终都表现了这种精神!直看到十一点才玩了。<br></div> 1953年冬,父母回老家探望祖父母,此时父亲离开老家已15年。<div><div><br></div><div>1954年1月7日<br>在灵机来临时,既要写一篇!<br>时常活动在内心,似乎表现在眼前的英雄事迹,不时地在发出语言。并说:你要快点儿着手把我写出来,报告于人民,报告于朝鲜、中国、世界人民,这是我应该向人民报告,我完成人民所给我的任务。同时还可以教育我们的后代。<br>你怎么想呢?为什么光说要写、要写,而不写呢?是不对的,虽然没有什么充足的时间叫你坐下来写,但你是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随时想起一段,立即都可以写记下来。<br>你没有想想,高玉宝写小说的精神吗? 我提醒你,应该以此下定决心,定出较长期性的写作计划。 你觉得你何时灵机来了,题材活起来了,马上你就写那一段,我想只要你能够如此做下去,很有可能,也一定能在1954年内完成你这个写作计划。<br>要知道,这个本子的下半本即将成为你写作那本小说的办公室。 这样下去也适合你的工作之环境,也适合你的那残废的脑子。绝不会憋的头痛。好了就此下定了决心,就此开始。<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未完待续</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