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济 桥 望 思

柯焕德

<p class="ql-block">  秋日,我带领教育作协一行二十多人,来到潮州城东门外的韩江堤岸边,登临广济桥的广济门城楼,望览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广济桥。</p><p class="ql-block"> 伫立金碧辉煌的广济门城楼,对望广济桥,我首先领略到的,是广济桥独特精巧的形态美。抬头正望,可见入目而来的韩江清流中,东西两头,分别耸立着一排高大的石墩,墩上分别建立着二十多座楼台亭阁,这些楼台亭阁,重檐翘顶,雕梁画栋,造型美观,风格别致。在两段亭台楼阁的中间,并排停放着十八只梭形木船,它们随着流淌的江水,轻摇微晃,有机地将东西两段楼台亭阁,巧妙地连接起来,组成一座贯通东西两岸的巍峨大桥。在秋阳斜照下,整座大桥,像一排秀丽的殿宇,屹立于碧波荡漾的韩江之中,又恰似一艘豪华的巨船,横搁在宽广有际的韩江东西两岸上。</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这种壮观的美姿秀貌,紧紧牵扯住我贪婪的目光,在反复的凝望中,我不断获得视觉美感享受,心底升腾起阵阵澎湃的激情,我为祖国古代就拥有如此古老奇丽的桥梁遗产而骄傲,我为古代潮州人民能造出这样雄奇的桥梁瑰宝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骄傲和自豪之余,我倍觉广济桥的奇特先进,强烈感受到古代潮州人民的聪明能干。从构造上看,广济桥采用的,是桥楼结合、桥街结合、启闭结合的结构方式。它集桥梁、拱桥、浮桥于一体,融楼台亭阁和店铺商行为一街。具有可开可合,亦桥亦街的功能,既有东西两岸人们过江行走的必经之道,又是人们购物消遣的好处所。广济桥这种奇特的风格,在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这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成为与赵州桥、济阳桥、芦沟桥齐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在古代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当时的潮州人民能设计出这样先进独特的桥梁,并且能够在江流湍急,水深面阔的韩江上,建成了这样巨大的桥楼,这需要多么了不起的聪明才智,又是多么震惊世界的创举啊!</p> <p class="ql-block">  古代潮州人民,虽然用聪明才智,创造了广济桥这样骄人的奇迹,但他们并不显示自己的能干,也不把功劳归为己有,而是把功绩算归别人的帮助,献给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恩人。这从韩愈叫韩湘子联合八仙,广济和尚赶造广济桥的神话传说中,可深深感触到这一点。众所周知,广济桥的建造,实际上与韩愈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其时韩愈已经过世二百四十多年。后来广济桥历经元、明、清数朝诸多兴废,直至1976年,才扩建成现状。在漫长的兴废拆建过程中,也未见与韩愈后人有直接联系的史料。而潮州人民,却把广济桥的建造,与韩愈联系在一起,说成是韩愈派侄子韩湘子召集八仙建造的,还把广济桥称为湘子桥。我想,潮州人民这种善意的穿凿和臆造,除了表达他们曾经把征服水患的愿望,寄托于神佛的朴素思想外,更是为了赞扬韩愈为他们解除了韩江水患的功绩,从中表达他们对韩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重情有义,多么懂得感恩敬贤。这种思想行为,在精神文明程度普遍不高的古代,显得难能可贵,在优良道徳观念有所缺失的今天,更是值得称道和提倡。如果人人都能从潮州人民对韩愈的怀念中懂得感恩,那么,古代潮州人民留给我们的,就不仅是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广济桥,还有能净化人们心灵的优秀传统道徳观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