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聚焦深度教学.提升思维品质》——清远市第一中学开放日</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6日早上的八点,踏进清远市第一中学的校门,跟随春风而来的花香沁人心肺,满园的花竞相开放,地面上也铺满了花瓣,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校道,来到了研修楼的大会堂,等待研修学习——《聚焦深度教学.提升思维品质》。</p> <p class="ql-block"> 大会上,清远市第一中学的书记,满怀热情的致词,赢得了阵阵的掌声,主持人还一一介绍了本次参加会议的专家,还有获省奖的授课老师,本次授课的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大家云集,学习机会难得。</p> <p class="ql-block"> 会后,各个科目的老师移步对应科目的教室,听取课堂实践课。本次授课的老师是获得省一等奖教学设计的两位大伽,一个是顺德一中的冯波老师(顺德市区冯波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一个是清远市成建圣名教师工作室学员欧燕飞老师,两人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同课异构《第5课古代的非洲和美洲》。</p> <p class="ql-block"> 冯波老师的课设计十分巧妙,紧紧围绕着主题——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课堂十分轻松,整节课在和学生聊聊非洲和美洲的过程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课前预习并书写答案,冯老师展示学生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发散思维,对所展示的答案进行点评,并让学生进一步完善答案,教师也会作出相应的补充和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也通过两大洲的学习,认识到文明并非都产生于大江大河,也可以产生于山地高原。学生仿佛沉浸在教材之中,又仿佛跳出教材综合运用迁移知识,整节课十分流畅,教学评三个环节巧妙地融为一体。他设计的问题如下,任务一:1.阅读《纲要》(下)教材目录,第5课的标题与第3、4课有何不同?2.根据第3-4课所学,中古时期的时间,非洲的时间,美洲的时间。3.根据教材的地图明确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区域划分。4.对比两幅地图,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在空间分布上有何差异?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差异?谈谈你的理解。任务二:5.埃及地处非洲,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为何本课教材却对埃及只字不提?结合教材三四和所学,尝试解释教材如此编写的原因。6.提取材料一的核心观点。任务三:1.你同意材料二的看法吗?请在教材中找到支撑你态度的证据。(提示:标注在教材中的位置即可;可以是文字叙述,也可以是图片或其他;可以是课文正文,也可以是其他栏目)。任务四:2.根据教材五,最初文明的分布有何共性?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共性?3.观察教材六,印加文明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符合教材六的叙述吗?由此,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4.结合教材和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印加人与亚欧帝国在国家统治上有何相似之处?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了和欧亚大陆上的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强化统治的措施,对此,你可以得出怎样的感悟?任务五:1.根据教材七八及所学知识,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古代文明既体现出多源性特点,也体现出多元性特点。根据教材九十,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两个特点的内涵?又该如何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欧燕飞老师的主题设计同样十分凸出:联动之洲和独创之洲。课前预习和最后的教学环节遥相呼应,注重明确本节课所讲的非洲区域范围,用“落后、孤立”的非洲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辨,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能证明非洲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的流动史实,为何非洲与外界有联动,其发展又远远落后于欧亚大陆各社会所达到的水平?这样的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对非洲历史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关于美洲的内容学习,欧老师突出了美洲的独创和独立,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找出能证明美洲文明独创的史实,同时引导学生归纳美洲文明的特征并分析原因。最后内容的处理十分惊艳,让学生站在两个单元的高度,对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对文明的认识进行总结,立意十分突出。</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大放光彩,如这春日的花香、暖阳,让我向往。我一直在想,这样一节有高度有深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我往后的学习前进的方向,在教学的路上,我永远乐于做一个追赶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