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饥饿伤病,留下曙光胜利,——献给红军长征过草地牺牲的无名烈士

星辰

<p class="ql-block"><b>1935年8月,为了打破敌人封锁,北上抗日,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川西北“死亡之海”的日干乔沼泽地(草地)。十万红军官兵战胜了严寒饥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气候异常的茫茫草地。</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7月,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我们重走长征路来到草地第一村——班佑村。班佑村位于若尔盖城南18公里,紧贴G213国道,它是红军走出草地遇到的第一个村落。</b></p> <p class="ql-block"><b>村北约两公里处,屹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碑文中讲述了一段惨痛而悲壮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红三军团用了整整7天走出草地后,军团长彭德怀命令红十一团长王平带一部回去接应负伤掉队人员。王平返回班佑河,发现几百名红军战士背靠背坐在河边的小树林里,走近一看,发现他们都已经牺牲了。这些同志已经一步一摇的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够走向北上的征程。他们带走的是饥饿和伤痛,留下的是曙光和胜利。</b></p> <p class="ql-block"><b>班佑村老书记告诉我们,当年有几百名红军已到村子,但没进村扰民,就露宿在河边的树林里,因伤痛寒冷和饥饿,全部牺牲。</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当年红军烈士露营的班佑河边的小树林。</b></p> <p class="ql-block"><b>后来村民们把这片河边的小树林称"红军林"。</b></p> <p class="ql-block"><b>红军过草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一方面军1935年8月过草地损失6207人。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过草地损失3092人。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最大,仅第三次过草地损失近7000人。为纪念红军过草地,在若尔盖湿地公园建立了宏伟的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正如纪念碑铭文所言: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