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烂漫樱花绽江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桂子山间觅真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欲得真知与灼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专家名师一同行。</span></p> <p class="ql-block"> 3月13日上午八点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小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运城市乡村学校骨干教师第六期(初中语文、小学科学)开班典礼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部副院长吴军其介绍学校红色历史。运城市教育局王贺运科长强调参训纪律,希望老师们提高认知,主动自觉,静心向学。</p> <p class="ql-block"> 武汉市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易红星教授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弘扬高尚师德,做“四有”好教师》讲座。讲座分四部分展开,包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巩固重大政治成果,透彻阐发指导思想,开辟崭新理论境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弘扬高尚师德, 做“四有”好教师。易教授结合事例生动讲解,老师们积极互动,认真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下午,华师一附中的万恩才老师做《基于新课标的提升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初探》的讲座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原来课标可以解读的这么优美。语文的育人价值——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语文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以一带三”引领我们勇敢前行;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规划有重点、有侧重,教我们做麦田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的任务驱动型让我们读在其中,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14日上午,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伊满香主任的《行动研究:语文教师从骨干走向卓越》讲座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师走向研究、形成个人特色的道路。伊主任用自己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从科研是教师的职责、新课标下更要重视行动研究、研究:从骨干走向卓越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让我们明确研究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并给予我们多种工具带领我们学习将问题变为课题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个人“绝活”。</p> <p class="ql-block"> 下午,先就教学设计进行分组研讨。各小组成员讨论完善教学设计,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赵红梅老师代表第一组分享了《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的目标定位、学习流程及设计意图。设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凸显新课程教学理念,有思想、有见地,赢得在座同仁的一致赞赏。</p> <p class="ql-block">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郑昀副教授做了《真实情境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研习——以<论语>为例》专题讲座,提出从隐喻的视角看“真实”与“情境”,借助“共时”“历时”概念建构起语文“真实情境”模型的观点,并以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一节《论语》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真正进入经典并与先贤对话,在动态探究中提升语文素养。郑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阐述,又有详实案例,强调思辨与表达的研习策略,为深入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提供了新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 15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筱南教授的讲座《小组活动设计与实施》,着重强调综合性学习是打通阅读到写作的有效途径。张教授以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为例,抓住三个关键词“学习活动”“明确表达”“集体组织”,结合视频让我们明白综合性学习中小组活动如何设计和运用。在小组学习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搭梯子,指导学习方向,明确学习要求,注重书面完成,提高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实现综合性学习中的小组活动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下午,研学团队到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参观。玉兰花开溢香,紫荆绽开笑颜,劳动课试验田充满生机。这里有优美的校园环境、获各种奖项的教师团队、典雅的学生书法作品。余国校长说:“学校秉承华中师大附中的教育理念,践行‘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的育人观,遵循‘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他的“三主动,三学会”“把学生培养成主动的学习者”“五环节学习法”,引起大家共鸣。</p> <p class="ql-block"> 16日上午,夏循藻教授《语文教师如何走向名师》的讲座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他概括教师走向名师为四字诀——学、思、做、写。勤于学习,可以滋养底气;善于思考,可以孕育灵气;勇于实践,可以造就才气;乐于写作,可以增添文气。夏教授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如何学习、思考、实践、写作,详实细致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名师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下午,语文组赴光谷四初观摩。这是一所青春的学校,这是一所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的学校,这是一所闪耀着人文与活力的学校,年轻、活力、朝气蓬勃。参观校园文化后,聆听了陈小林老师的一节全国级别的公开课,聆听了杨琪玉老师的《以青春,焕发语文灵动之春》为题的语文教研与班主任工作案例讲解,老师们纷纷感慨光谷四初“致真”校园文化之美,教师素养之高。</p> <p class="ql-block"> 17日上午,张银华教授做题为《“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批改》讲座。他告诉教师,作业设计时要有考点意识,要让学生动手书写,课堂上让学生短平快的练一练;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字词注音、作者、背景等需要扫清障碍,但中考不考的都可以放在导学案里,学生自己完成即可;每堂课要设计1—2次的同位交流或小组交流;文言文可以先译后讲,先考后讲;作文贵在多写,作业设计要多样化、层次化;作业批改也重在多样化、表格化。张教授的作业设计与批改方法实用高效,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下午,武汉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杨金水老师的《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特征与核心策略》讲座,有很多上位概念和高深的理论研究。2022版新课标里的核心概念有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结构化理论、高阶思维、不同知识类型的评估、学业质量等,对于一线老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所以,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老师们提升理论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如,设置真实情境、建构逻辑网络、强化探究过程等。</p> <p class="ql-block"> 紧张而收获颇丰的,累并快乐着的学习之旅在结业典礼中趋于终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相聚武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不说再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仰望星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将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教育教学中探索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已经出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终将抵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