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体局班子成员王晓萍同志为增福镇初级中学师生讲授思政课纪实

长葛市增福镇初级中学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7日上午,长葛市教体局班子成员王晓萍同志、职成教股主任李宏杰在增福镇中心校校长董培生校长及班子成员的陪同下莅临我校,上午第三节在七(3)班,王晓萍局长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做‘四个自信’少年”为题,为我校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p> <p class="ql-block">增福镇中心校及我校的班子成员、思政课教师参与听课,王局长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讲述了二十大报告中蕴含的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是公众的,人人平等。</p><p class="ql-block">“民为邦本”《论语·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p><p class="ql-block">“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政府施政要恩泽于民,政府制定的政策要有利于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人民就会自觉地拥护他。</p><p class="ql-block">“革故鼎新”,出自《周易》:“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意思是坚持变革,去旧更新。中华民族不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开辟未来。</p><p class="ql-block">“任人唯贤”出自《尚书》:“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意思是,重视人才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作用,并将“以德为本”“德本才末”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中国自古以来便坚持贤能治国的传统,确立了从善不从众的政治主张,提倡由贤德之人代表人民当家作主,力求通过贤能治国,实现真正的良政善治。</p><p class="ql-block">王局长以五个关键词为载体,通过互动、短视频并结合实际案例来与大家分享感悟,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引起学生的热烈反响。</p> <p class="ql-block">播放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视频。</p><p class="ql-block">月亮代表的不仅是团圆,也有逐梦的内涵。从嫦娥奔月到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从墨子三年做木鸢而飞一日,到屈原上下求索写成《天问》,飞天梦是华夏儿女千年的夙愿。《中秋奇妙游》以“万户飞天”,展示出了一代代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故事。从神舟问天、北斗织网、嫦娥探月,到载人航天、天地对话、天空课堂……我们昂首阔步向着航天强国前进。</p><p class="ql-block">舍小我成大我,舍大我成苍穹,这样的格局,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更感到了一种从古至今脚步未停、初心不变的中国精神。《中秋奇妙游》打开了我们对文化的探索,更给我们展现了绚丽时代下,有关于梦想、奋斗、家国的宏大意境。</p><p class="ql-block">“奇妙游”系列既植根于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又通过故事激发出我们对家国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我们有诗书礼乐,</p><p class="ql-block">我们有秦砖汉瓦,</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唐诗宋词。</p><p class="ql-block">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照亮民族前行之路,激发文化自信,《中秋奇妙游》讲的不仅故事,更是对自身文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孩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科学之路、光明之路,是基于中国历史、国情并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坚定孩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寻和前进过程中,必然会同时形成与我国国情、历史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是传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系。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形,形成理论自信。</p><p class="ql-block">坚定孩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事业快速、高效、有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小事小节中,要立足现实语境,讲好生动案例,帮助孩子从细微处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认识、理解,形成坚定的制度自信。</p><p class="ql-block">坚定孩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持久、最深沉的自信,是人发展的基石,也是作出各种判断的基础。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国际上广泛认可、具有借鉴意义的文明成果纳入教育内容体系中,结合课程教材设计、学科专业教学以及课外或课后活动、文化探究活动等,形成文化自信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p> <p class="ql-block">最后,王局长寄语同学们:奔跑吧,少年!向上吧,少年!不负时光,不负韶华!努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志做拥有“四个自信”的中国少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政课不仅是学科教育,是道德教育,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p><p class="ql-block">本节思政课,同学们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和人生有更加清晰、坚定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为孩子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创造条件,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老师们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这次思政课的精神内涵,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引路人,更好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自信

文化

思政课

社会主义

特色

中国

班子成员

奇妙

我们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