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引领明方向 国培赋能助成长——国培计划(2022)陕西省教师分层选学项目培训活动掠影

xiong玲

<p class="ql-block">  3月16-17日,我有幸作为参训学员之一,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国培计划(2022)”——陕西省教师分层选学项目培训暨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宁陕县师训教研中心谢主任在开幕式中做了简短有力的讲话,寄语参训的每个老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认真领会学习内容,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p> <p class="ql-block">  幸运,能亲临现场聆听专家声音,领略名师风采,感悟前沿理念,汲取讲座分享的精华,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幸运,遇见专业引领。这次培训既有理论讲授,也有课例分析;既有经验分享,也有智慧碰撞;既有专家引领,又有同伴互助。整个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践性、操作性,及时解决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诸多困惑和难题。与其说这是一场培训,倒不如说是一次美妙的学习之旅,令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骆小妮老师做了《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讲座。骆老师是陕西省道法学科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她从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的内涵、重要意义、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做了细致阐述。牢牢把握住了当下教育前沿理念,对教育方针政策及新课标的理解信手拈来,鞭辟入里,让老师们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碑林区进修学校赵晓燕老师做了《鼓励教师超越创新的杠杆—观课议课》为主题的讲座。赵老师是一位资深的语文教研员,她用生动的课例从观课议课的现状、原因、多元观教与研学的三大策略、七大走向做了具体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赵老师以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和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为例,通过一线老师的常规设计与她优化后的课例对比,说明新课标中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在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中的运用。语文老师们听的兴味盎然,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于比较中见轩轾</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关注知识的整合、关联,教学设计要有内在关联,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情境。才能使语文课堂有料、有趣、有味。</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大兴区初级中学的陈亚康老师深受老师欢迎,讲座围绕“集体备课、团队研课、磨课的策略”展开。</p><p class="ql-block"> “高瞻远瞩又接地气、风趣幽默、实用有用……”休息时,老师们纷纷交流、向他请教。</p> <p class="ql-block">  其间,以自己从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中受益成长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老师们集体备课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呈现了他自己在课堂教学大赛中的几组精彩的教学片段,启发老师们语文课要有逻辑,注重主问题设计和情境教学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再次做了中考培训,主要从试题研究、中考阅卷规则去、学生视角备课三个方面展开。</p> <p class="ql-block">  考题变的更活了,其实是在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启示老师们:初三几个月的复习时间确实很短,功夫花在平时;试题回归课本 不代表降低难度;备考时,不在乎练习了多少试题,而在于夯实基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通题到点的路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孜孜不倦钻研教学、启迪学生智慧,灵动多样的方法,深深感染着听课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专家张彬礼给老师们做送教方案指导。</p> <p class="ql-block"> 道一声感谢</p><p class="ql-block"> 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这种干货满满的培训机会,非常珍贵、难得;感谢师训教研中心统筹安排研修课程,精心遴选培训专家,让我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感谢授课专家,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前沿的教学理念、严谨的治学方法、崇高的教育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我是极大的鞭策与鼓舞。</p> <p class="ql-block"> 聊几点收获</p><p class="ql-block">1.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问计于生,问计于学。一切教学的起点都是基于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有益的意见是前提,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所有备课、备考方面的努力事倍功半或许白费。</p><p class="ql-block">2.交给学生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习重在得法。学习中重在发展学生的罗辑思维、操作思维、情感思维、支柱思维。重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用任务驱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p><p class="ql-block">3.发现他人真善美的一面,愉悦他人,让他人舒服。做人如此,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开展活动,发展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老师自己舒服,学生心理愉悦,师生都会有一种获得感、成就感,实现了师生共处共赢。课真的都上成这样,学生肯定会爱上学习,成为知识的恋人。这估计是每位老师毕生追求的理想课堂吧!</p><p class="ql-block">4.“学生是上帝,老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老师从来都是在台后默默无闻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作为老师,要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小细节爱护学生,呵护学生的身心,或许一个小小的善意的提醒、一个温暖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目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p><p class="ql-block">5.学无止境,坚持学习研究。研读新课标,在课标中寻找隐含的方法,发现教学的秘诀。学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呵护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期待,爱上学习。</p> <p class="ql-block">  每次遇见都是美好的开始,每次学习都是自我丰盈的过程。专家们的教育智慧就如沐春风,言犹在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路虽远,恒而达之”,终有一天,我们会在教书育人的天地间飞得更加自由,更加高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