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聚三会,促融通——文汇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参加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

悠悠绿茶

<p class="ql-block">  3月17日8:30—16:00,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在钉钉群面向全省小学数学教师开放,文汇教育集团总校数学教研组16人加胜华分校4人共计共20人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是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出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合,带动课程综合化试试,强化实践性要求”的一次开创性的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济南市教科院谢毅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首先,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徐云鸿主任带来了以《开展跨学科学习 变革教与学方式》为主题的报告。徐主任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济南秀山小学和舜耕小学属于一个教育集团,两校联合开展了多学科协同合作开发课程,徐主任用“四级联动、协同攻关、生动实践、四个关键词”高度评价了这些先行学校的探索研究。徐主任的报告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厘清内涵,明晰目标”“建立机制,找准路径”“评价先行,素养导向”四个方面对今后跨学科研究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引领。她建议研究校多开展跨学科学习方面的研究,搭建核心素养发展的立交桥,借以变革教与学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其次,由济南秀山小学团队师生带来了他们的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张倩倩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她从“专家引领,解决困惑”“团队协作,实践探索”两个方面,介绍了团队研究的成果。团队协作的经验,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站在学生视角,确定研究主题;基于成因猜想,确定研究内容;立足学科本质,确定研究重点。通过《校园里的碳中和》、《纸为你精彩》、《统计学习植物种类及棵数》、《探究学校空气清新的原因》等主题,在任务驱动的主题活动中,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体验了成功,原来可以这样学数学!</p> <p class="ql-block">  再次,来自济南舜耕小学的赵书珍老师分享了《聚焦跨学科 融通润成长》。介绍了学校从1.0阶段到3.0阶段不断摸索完善的研究过程。以一片叶子的春夏秋冬串联起来,分别在三个学段由张婕老师带来了《多彩的树叶》,王雷老师带来了《阳光与叶子》,李伟君老师带来了《一片叶子的生态循环》,从学生提出问题出发,经由学生探索研究,其中渗透了化曲为直、化不规则为规则、使学生运筹有章,思维有法,即丰富了学科知识内涵,又渗透了环保生态理念,使学生能够学到“活知识”,应用学习意识大大增强。</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王耀老师带来《营养午餐:舌尖上的数学》,王老师从“内涵界定”“理念引领”“双新印证”“案例介绍”四方面介绍了教学资源和生活实践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下午,首先由济南章丘区清照小学团队的师生带来的《测日影,让学生方式活起来》。赵爽老师带来了成果《二十四节气歌》,介绍了1—6年纪的活动方案,并邀请三位一线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学段何鑫老师介绍的是《立竿见影》,通过数学的长度单位、直角和科学中的影子的概念整合起来,借助查一查、做一做、测一测、议一议、评一评等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活动,借由踩影子的游戏引出统计测量活动,经历了统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意识,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意识。第二学段刘宁老师介绍的是《日晷计时》,以学生相声的形式一问一答,富有儿童趣味,而且充分借助视频的作用,将数学、科学、24节气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在问题中修正工具,从单面日晷到双面日晷,不断完成测量的细节,逐步接近准确结果,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第三学段胡丛丛老师介绍的是《立杆测影》。通过查一查、做一做、测一测、议一议等活动测日影,知节气,了解到24节气的知识,应用了数学科学等知识,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历时五年的研究,体会到古人的坚持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了家国情怀。测日影活动将数学和科学打造成了一个教研共同体,综合应用科学、数学、地理、传统文化等方面感受到学科融合的魅力。以学生为核心,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从数学出发,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后又一次回到数学,体现了数学的学科价值。活动让知识在情境中活起来,在整体推进中,不断得到完善,考验了团队的抗压能力,引领他们从文化自知走向了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孙晓天带来了《关于跨学科学习的几点思考》。孙教授认可了此次活动很吸引人,他一直坚持在看我们的研讨活动。数学课程的形态众多,基本的有三种:国家课程指出了方向,如方案、标准、教材;学生课程;教师认知课程,即教师理解和把握的课程,在脑海里,在心里,这才是最重要的课程形态。所以今天的活动至关重要,构建一个理解的课程,在这方面我们山东已经先行了。课标10%的量化数字表明了重要性,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新元素,这是山东小学数学教师理解课程的有益研究。STEAM,集科学、技术、工程、人文、数学于一体,融科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于一身,关注学生成长。孙教授的报告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是新要求。课程方案中“三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其中关于有本领的描述: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是提出跨学科学习的背景。从现实角度、学科背景、学生成长等角度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意义。第三是跨学科教学的原则。团结学作为主体、以真实背景为载体、以项目和主题学习为基本形式、全过程知识共享。对比今天介绍的研究活动,我们已走在跨学科学习的路上。建议跨学科学习成为数学新知识学习的载体。孙教授以《一片叶子》为例,我们体会到涵盖了全过程知识共享的学习。第四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是情景。情景不会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是将知识放在一个动态和应用的领域中。</p> <p class="ql-block">  最后,济南教育科学院的谢毅老师做了题为《新课标视角下小数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与思考》的总结。谢老师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后反思三个方面汇报了济南团队的研究历程。</p> <p class="ql-block">  一片树叶让秀山小学这所藏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名扬省内,这源于孙晓天教授的顶层设计,源于徐云鸿主任的高端引领,更源于秀山小学优秀团队的合作与创新。又见春暖花开日,我们也将探索树叶之美。此次省教研活动,使文汇教育集团趁融合发展之东风,立自身特色发展之本,集团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各方面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p><p class="ql-block">(撰稿:高安莉 梅小珊 贺瑜)</p>

跨学科

学习

数学

学生

主题

活动

老师

课程

小学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