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牛首山

苍山一飞鹰

文:苍山一飞鹰<div>图:苍山一飞鹰</div><div><br></div> 春节前疫情刚刚放开,又逢上天气晴朗,心情大好,便到附近的牛首山看看。在南京4年,后定居马鞍山20多年,离牛首山都不超过40公里,还是第一次来牛首山。牛首山不高,凭山借水,风景优美,最值得看的还是佛文化。 佛顶前苑 进入大门是一片碧清的水,近处的小桥树木和远处的山峦飞塔倒映水中,既便在最无景致的冬天也依然风韵犹存。沿牛首山东麓雪梅岭而上,是一条幽静小路,有很多梅竹,如果梅花盛开应该很漂亮,再加上雪就会更有意境了。从瑞清亭过去,是一段200米长的石垒矮墙,公元1130年,金兀术兵败北撤,取道健康过江,岳飞在牛首山设伏将其逼回黄天荡,留下了这一段抗金垒石。沿阶而上至牛首山东峰兜率岩北崖便是摩崖石刻,呈三面岩石围成的“几”字形,面积不大,岩壁上雕刻有佛像和文字。继续上行就到了山顶的弘觉寺塔,还有佛顶宫和佛顶塔,这里就是牛首山的精华所在——佛顶圣境,佛顶圣境的精华无疑是佛顶宫了。 抗金故垒 牛首山有东西二峰,两峰相对形似牛角,故名牛首山。1937年日本人占领南京在此挖矿,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再次挖掘,西峰消失了,形成一个66米深的大坑,佛顶宫便利用此坑兴建,总共九层80多米,地上三层地下六层。无独有偶,上海松山的世茂深坑洲际酒店也是利用废弃矿坑,克服重重困难用了12年时间建成,成为世界建筑史的奇迹。在我所居住的马鞍山有一个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就是利用马钢采掘后的大矿坑建设的。看着这些从废坑洞中孕育而出的宏伟奇丽的景观,不由感叹人类化腐朽为神奇的想像力,能够和自然对峙的不是自然而是智慧,就像与牛首山东峰对峙的不是西峰,而是佛顶宫。 佛顶宫和弘觉寺塔(东西峰相对) 佛顶宫的外形酷似佛头,也有人说像榴莲,站在佛顶塔上怎么看它都像一个巨大的甲壳虫,俯卧在峰峦之上。穿过花岗岩欧式长廊,进入禅境大观,才真正进入牛首山。 禅境大观最夺人眼目的是中央如莲剧场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铜铸造,金光闪闪,这样的睡姿被称为“吉祥卧”,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它顺时针缓缓旋转,让人站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卧像全身。四周有三棵树,无忧树代表佛祖出生,菩提树代表佛祖悟道,娑罗树代表佛祖涅槃,达到最高境界。无忧树和菩提树材质为纯铜,2013年由南京航天晨光用3D打印而成,形态逼真,据说无锡的灵山大佛也是航天晨光打印的。娑罗树在穹顶上,由4层钢架叠加而成,形似树枝叉,同时起到透光作用,如果光线不好,利用灯光可以模拟太阳走向,从而人为造出清晨、午时和夕阳时的景象。 卧佛 无忧树(右上)、菩提树(左)和娑罗树(右下) 乘电梯下至五层是千佛殿,第六层是舍利藏宫,藏有南京出土的佛顶骨舍利,全年只有21天(节假日)对外开放,我们只能从第五层开始逐层向上游览。千佛殿金碧辉煌,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整个殿堂打通了地下3-5层,高高的穹顶之上是湛蓝的天空,天空四周是琼楼玉阁。导游用了非常形象的解说,像一个大会议室,主持人就是佛祖大日如来,四周的菩萨都是他的属下,来听佛祖说法,而那些天宫楼阁便是菩萨们开完会住宿的地方。 千佛殿 千佛殿中央是舍利大塔,直指苍穹,其造型灵感来源于佛教中的须弥山,设计采样于大报恩寺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以及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柱。舍利大塔创造了三个“之最”,一是塔高21.8米,目前世界上最高体积也是最大的一座室内宝塔;二是塔身上纯水晶打造的宝珠,直径1.5米,国内最大的一颗宝珠;三是塔身下部的覆钵,掐丝珐琅工艺制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景泰蓝,据说牛首山用4X8米的炉子整整烧制了7个月才完成,令人叹为观止。 舍利大塔 千佛殿外是万佛廊,到处都是佛,仿佛进入了佛国的世界。我是佛盲,不知道还可以把佛和生肖相对应,属羊和属猴的生肖佛是毗卢遮那佛,一问才知毗卢遮那佛就是大日如来。我是属鸡的,我的生肖佛是不动尊菩萨,看来没有属羊和属猴的厉害。佛顶宫是我看过最宏伟最壮观的佛教文化宫殿,既使不懂佛教甚至完全没有兴趣,也值得看一看,感受一下宗教、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带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视觉和审美冲击。 佛顶塔就在佛顶宫旁边,塔高88米,九级四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环顾四周,佛顶塔鹤立鸡群,有种威风凛凛的感觉。南朝高僧辟支和尚在牛首山“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唐代法融禅师创立牛头禅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牛首山一定是块风水宝地,否则当年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后,也不会赐葬牛首山。 佛顶塔 夕阳西下,沿着天阙路一路下行,在塔寺院落、曲径通幽和山水草叶间,四时之景不同,天然造化和人工设计的完美融合,依然能不断地让人感受到牛首山的秀色和灵气。 摩崖石刻 佛顶宫 佛顶宫欧式走廊 千佛殿一隅 佛顶塔远眺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3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