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7日(开头校长补充哦)</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认识三角形》是由桐庐县徐凝小学肖仁玲老师执教。肖老师通过教学前测清楚学生对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展开教学。课堂中以两个活动为主线引导探究。活动一通过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来引出三角形高的认识,并以游戏的方式找顶点和对应的边。活动二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如何画高,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肖老师以结构性的图来总结本堂课。</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神奇的尺子》是由临安区晨曦小学汪茹红老师执教。汪老师在认知冲突中展开教学,通过一把完整的尺子和一把缺少2.3.5.7刻度的尺子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不完整的尺子能不能量出所有的长度。通过活动在尺子上寻找2cm的长度,再对3.5.7cm的长度进行寻找,从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然后通过两次对不完整的尺子的改进让学生明白头尾刻度不能去,尝试去除法,使学生在两次改进中提高思考力。再通过对哥隆尺的介绍认识和设计哥隆尺,让学生明白数学的神奇之处。</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形与数 拓展课》是由临安区晨曦小学西校区陈梦霞老师执教。陈老师课堂上先在初步探究中感知学生,在方法多样化中建立数形关系,通过图形的观察和图形的变幻来构建起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下午由临安区教研员庄瑞明老师开展题为《追问 灵变 求联 开放 表达》例谈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讲座。庄老师整个讲座围绕追问、灵变、求联、开放、表达的理念,指导教师们掌握练习设计策略,在教材或练习册材料中进行有机整合,改变题型、自主创编、一题多解拓展思路、领会意图做好渗透、有效改编能力为重,关注学科联系和整合,聚焦说理课堂,变单一为综合,营造开放的思辨环境,利用追问引导深入思考和操作,促进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 以作业提升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融汇教学全过程,促进学习目标达成,引导预习、促进理解、诊断学情、引导合作、知识整理、习惯养成等,从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关注“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结尾校长补充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