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夺命仓口抢险记(4)

张文权(张伟)

<p class="ql-block">文章纯属虚构,请单位个人勿对号入座!</p> <p class="ql-block">  煤仓里李某的呼喊,让人们心理燃起闪亮光照的那盏灯,再次熄灭而身陷于黑暗。</p><p class="ql-block"> 煤仓底部这时也隐约传出连串不满的焦灼的绝望和无奈的责问声“我们被困在这儿都几个小时了,一直到现在咋还没有见到一个管事儿的和能拿主意的领导过来现场看看,帮着想个妥当的实用的办法来,眼见这儿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这可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被残忍无情的事故给夺走的啊!”……</p><p class="ql-block"> 我心里清楚的知道,平时矿领导班子成员,如果不接到有特殊事情汇报,他们大多数都是八点整按时到矿上,进入角色和工作状态。就是值班的矿领导在得不到消息前,矿上也是没办法安排人员进行指导施救的。可是区队值班领导应该在事故突发的第一时间段,就会及时准确接到事故发生的地点、原因和现场抢险实时信息的呀!……</p><p class="ql-block"> 然而,自从来到煤仓上口这十多分钟时间,咋就没看到机某队的主职干部的身影呢?是不是两个主职干部目前心里在……?</p><p class="ql-block"> 煤矿生产区队责任心和上进心强的主职干部,他们的心理状态平时都会处于一种紧张和繁忙之中。况且还是担负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的抽、压、排、提这样一个最关键、最重要并且拥有一百四五十名职工的机某队,我想现在两名主职应该早就在矿上他们的区队的值班室里。</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主职不亲临现场指导?我想到的几个因素分别是:是不是两个人心里都在暗暗较劲推诿盘算交接班这个敏感的时间段?是不是害怕自己来到现场,必须亲临深入到仓底现场指导抢险,成功了自己会捞个指挥有方,措施得当的激励嘉奖,反之那就会承担更大的事故责任,继而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人生前途的政治生命……</p><p class="ql-block"> 按照煤矿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明文规定“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更别说是人身伤亡事故,就是一般的重大未遂事故都得由矿第一责任人会同矿安全主管领导,煤矿调度和安检、生产和机电、政工和纪检组成联合事故调查组,把区队和安检大队当班人员,以及当班各科室下井带班人员集中到一起,对事故原因进行逐人问话,并进行详细记录。总之很复杂、很繁琐也很细致。如果没参与那就好办多了,到时候一问三不知是最好的妙招!当时他们是不是抱有这样的心情和动机呢?我想关于这一点除了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最明白,局外人恐怕谁都永远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听我们的一位领导讲过这样一个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说“某煤矿采煤工作面的机巷维护中出现了冒顶事故,一名矿工被大块岩石压住了左腿,几个职工赶紧前去帮助撬动岩石,一个有经验的师傅大喊“大家都不要慌乱听我指挥,他一边安排一个职工赶紧把平时他们架木棚梁用的那个手锯拿过来,一边安排人员撕一块风筒布做简易担架。只见他接过手锯冲到被压那个职工跟前,狠心的几下就把压在大块岩石下面那只脚锯断!然后抱起那个失去痛痛的职工一跃而起,冲出冒顶区域地点,就在他抱着那人刚离开的瞬间,冒顶处上边哗啦哗啦声响不断,大块岩石立马把他们原来工作地点的巷道断面完全压在下面。那个老师傅用眼扫了一下被吓傻了的几个职工,嘴里喃喃咕哝好险!好险!尽管这种办法有些血腥和武断,但无论是对于那个被压住腿脚一时半时又没办法脱险者,还是帮他脱险的那些弟兄们随时都有面临丢掉性命关键局面和紧迫情况面前,也都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最佳的施救行动方案。据说后来那个失去一只脚的职工家属为了多争取一些额外补偿,他们找到矿上还拿这事说事责问“压在腿脚上的石头能有多重?就不信几个人如果合力而不能把那块石头挪开?”……</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有经验的师傅经过自己观察现场判断,又当机立断机智采取得当措施,成功施救的一个事故案例。也经历过很多采取各种措施施救,而不尽如人意对事故案例。当然,成功施救案例现场指挥人员,会得到荣誉和嘉奖;而尽力还是不尽人意仍然造成重大伤害或死亡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一般都是会落个“没有针对现场实际,采取了不当措施等等等等一番说辞,转弯抹角的下结论定性。以此给领导分解和承担一些必要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正是来到煤仓上口历经了这宝贵的十几分钟,又根据我现场跟班施工过煤仓工程而对煤仓功能结构布局的了解,结合现场听说那个被埋的职工,刚开始被煤炭只埋到大腿,经过几番试验性的办法施救不但没有奏效,反而越来越向糟糕的方面发展。我想他们肯定是采用了通过下面给煤机给煤的时候,想利用缓冲的瞬间用力从上面拉扯被埋人员的办法进行施救,不成想,目前那个被埋的人,就好比是煤仓里的一个大块煤炭,一旦给煤机进入工作状态,就会身不由己随着自身周围的煤沫和煤块一起,就像决堤的水那样向给煤机里拥去……</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有参与过大型机械厂房和塔吊基础放线施工建造工程的经历。大型设备和塔吊基础底座的混凝土浇灌前,必须事先做好预留孔布置。就是提前做好楔形模板,小头朝下大头朝上固定在预制混凝土与设备底座螺孔相应的位置,等混凝土凝固后用工具把模板拆除,再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把螺栓放在预留孔内与整个混凝土基础凝固成一个整体。后来嫌弃木制模板与混凝土结合处拆除工作很费力也消耗工时,我们就采用模板上面裹上几圈沥青纸隔离混凝土的办法,这样比之前拆除操作省了不少力。再后来我们又创新采用把成捆的细小竹竿裹上沥青纸替代木制模板,等混凝土凝固之后,只要从成捆的竹竿里取出一根来,那么其它的那些竹竿儿,即便是一个几岁的小娃娃,也能轻松自如把那些剩下来的一根儿一根儿拔出来……</p><p class="ql-block"> 既然我们能有办法能把固定大型设备的预留孔搞定,不让混凝土进入我们设想的那个预留孔的空间内,反过来我们想想这个原理,不就是一个采取隔离和阻挡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吗?</p><p class="ql-block"> 脑海里一旦有灵感,很快就会归纳形成具体的办法来。作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随用眼扫了圈现场本来就混乱一团中那些六神无主而又一片噪杂议论纷纷的人们,我果断做出以下几个安排:首先规定煤仓上口护栏周围的闲杂人等撤离,只留两个岁数大的人把安全帽系牢,(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把安全帽带子系牢)避免帽斗坠落造成仓底施救人员不必要的二次伤害风险,负责实时观察和传递煤仓底部反应的具体情况;其次安排人员把井下就近的对讲机调过来,建立有效的联络渠道,让煤仓上口的指挥领导随时准确掌握煤仓底部事故现场情况一手信息,以此方便现场施救物资能得到及时供给。再次,煤仓上口与煤仓底部接通高压软胶管调节控制适量的风速,建立备用通风系统以此保证受困职工呼吸空气中保有充足的氧气含量……。</p><p class="ql-block"> 做好这几项安排,我赶紧佩戴一副姜黄色安全带,把安全带上面的卡扣连接到那根粗壮的绳索上经过确认无误后,随即就被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吊着,也像刚才吊拉李某那样,身体旋转着被送入煤仓底部的事故现场……</p><p class="ql-block">图/文/张文权 2023.3.17日上午</p>

煤仓

施救

事故

现场

混凝土

职工

主职

模板

人员

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