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第三峰上,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融东、西方特色的现代天文台。因精良装备,人才荟萃,曾获“东亚第一”的美称。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而且还聚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果,仍保存了明、清时代复制的古天文仪器件。</p><p class="ql-block"> 露天展示区五件古代天文仪器,明代时期置于南京北极阁,清代运动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劫殆尽,后归还了部分。</p><p class="ql-block"> 天球仪,最早由东汉张衡创制,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遭劫掠,清政府于1903年制此仪。球径三尺,球面嵌有1449颗铜钉,代表人类肉眼所能看见的星星,用于观测日月星辰的运动,估算恒星之间的相对坐标位置。</p><p class="ql-block"> 地平经纬仪,主要由地平圈、象限环、立柱、窥镜四部分构成。清光绪年间复制,用于测定天体坐标的仪器。</p><p class="ql-block"> 圭表,青铜铸成,制造于明朝正统年间,清朝重修,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的柱叫作“表”。可根据正午时“表”的影子长度及变化,测定回归年的日数和二十四节气。</p><p class="ql-block"> 浑天仪,明正统七年(1442年)复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掠至柏林,1920年归还我国。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用于测量天体位置和运动。浑天仪用青铜铸成,由四龙柱、一云柱支撑。龙腾环绕,气势磅礴。基座四侧刻铸奇花异兽。</p><p class="ql-block"> 简仪,青铜铸成,最初由元代郭守敬创制,此件为明正统七年复制,把唐宋的浑仪结构精简并重新组合而成,故称简仪。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掠至法国驻华公馆,1905年归还我国。</p><p class="ql-block"> 铜壶滴漏,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此件滴漏铸造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现在存放于室内,整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p> 南京纪实摄影采风(2023-2-23)